【摘要】美术教学是初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等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等。当下,生活化教学已越显其优势,初中美术也应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以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对实现生活化美术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指以生活为中心,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融入到生活中,以此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帮助学生学习,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美术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美术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美术还原回生活之中,从生活中发现美术,发现美。通过把美术教学的内容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好美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生活化教学要把教学的理念和实际教学的行动都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好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参与其中。 二、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其来源也是生活,而要学好美术这门课,让它充分发挥其对初中生知识学习和对今后人生的积极作用,就要先回归生活本身。只有贴近生活,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美术课,才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生活品味。总之,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教育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于学习的自觉性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对于美术这样不在中考范围内的科目,显然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脱离了生活只是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的知识,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加之没有考试方面的压力,学生很容易就放松了对美术课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但是,应该意识到的是,美术课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都可以产生很积极的效应。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热爱美术,并乐于学习美术。此时,如果将美术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挖掘美,再通过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教学的内容就会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兴趣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二)培养美化生活的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 生活中处处皆有美的存在,一片树叶、一朵花,甚至一棵小草等等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眼中的美景,人也往往可以因为这些小小的美丽更加热爱生活。通过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提高他们对美的认知,还可以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将美术的思想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可以赋予很多一般甚至是无聊的生活情景或用品以抽象的美术思维,对他们进行改造和美化,从而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让美术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同时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的美,从而培养起美化生活的能力,也能促使学生更热爱生活。 (三)丰富教学形式,促进美术教学发展 美术教育在全国来说普及程度以足够高,从幼儿园到高校都开设有美术课。但在中考、高考这一类重要的升学考试中并没有对其进行要求,也正是由于此,美术教学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艰难性。就初中来说,很多同学努力学习,想要考上重点高中,甚至有些美术天分很高的学生也会不得不放弃艺术的学习道路反而是更加注重所谓的文化学习,导致这种现象的除了升学制度之外还有父母的压力。但是不得不学习其他。从这些方面来看,当前的美术教学确实面临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很多是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也致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美术教学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实现美术教学的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把美术教学生活化则教学模式会产生很大的改变,多媒体、手工、创作、写生等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都会相继用到。这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美术教育在所有的教学中巩固其地位。另一方面,将美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带来的更具体和实际的好处也会被家长和社会直接感受到,进而会支持这样的教学。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势必会让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发挥其对学生“育美”的作用,在利于学生发展的同时,美术教学本身的发展也会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融入生活,发掘美术题材 把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美术还原到生活中,把美术教学融入生活,发掘美术题材。我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和传统手工艺等等具体有特色的文化,组织学生到当地美术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等场所进行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美,记录美。回到课堂上可以针对参观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分享,在这样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可以发现更多的美,然后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将这些美表达出来。总之,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让美术教学融入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参与,从生活中发掘出他们感兴趣的美术题材,并对其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 (二)联系实践,实现创新 除了发现美,美术学习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美术教学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都离不开实践。此外,实践是认知的基础,也是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学习方式。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各种实践活动,如参观展览、创作、讨论、游戏、评价、欣赏等等。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亲身观察、感知、体验以及自己创作表达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感受实物,感受美,并感悟生活,表达和创造生活。另外,我在传授了相关的美术审美理念、美术创作技巧等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创作和表现,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只有通过实践进行学习,再通过实践对学习进行检验,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美术源于生活,但作为一门艺术也该高于生活,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融入生活进行学习,同时把生活作为基础,实现美术教学创新。 (三)用于生活,创新生活 对任何知识的学习期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服务人生。学习美术目的在于培养发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培养高尚的审美观,陶冶情操。因此,结合美术教学的目的,在进行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时要注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创新生活、美化生活,让生活更美好。例如学校或者班级的黑板报创作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美术技能,创作出生动、美丽的宣传板报等;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特殊的节日里,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制作贺卡等小礼物以表达对父母师长的美好祝愿,在运用美术的同时也增进学生和家长以及师生之间的感情,使美术学习更具人文的气息和价值。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实现创新,唯有创新,才有进步。通过创新,学生可以美化生活,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四、结语 总之,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丰富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提升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实施策略,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核心期刊目录2014,以实现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①周瑜.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3(102)②王海燕.让初中美术教学走近生活[J].科技教育.2010(7) ③赵民,商志哲.浅议校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J].美术教育研究. 2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