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数字交互技术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14-07-08 14:46 点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动画专业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为依据。探讨了动画检验仪所发挥的关键性的交互作用。随着教育领域各项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规范性增强,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与安排,建立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教学软件。在多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动画专业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为依据。探讨了动画检验仪所发挥的关键性的交互作用。随着教育领域各项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规范性增强,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与安排,建立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教学软件。在多媒体交互技术的影响下,使动画专业彰显创新性,形成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储备,从根本上提高动画专业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数字交互技术;画专业教学;应用

  对于动画作品,其主要的传播模式就是通过屏幕进行播放,展现作品的内容。动画所展现的运动是虚幻的,是以假定性为特征,不是感官上客观事物的运动。完全是设计师凭借自己的思维进行创造得出的一种动态变化。就读动画专业的学生必须对这些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具体、熟练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有机会进入到动画行业和领域。为了使未来的动画创作游刃有余,动画设计者需要对动画运动的各种技能和知识达到精通,遵循行业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引人入胜、经典、有共鸣的动画作品。

  一、动画专业教学的现状

  1.动画艺术历史悠久,是一种比较独到的艺术门类,能够满足人类在精神世界的需求,诞生至今已有两个多世纪。动画艺术的基础原则是进行动画作品创造的前提,能够保证项目创作的合理性,不偏离行业规律。这是任何动画艺术家、任何技术方式、各类艺术风格的动画作品所必须遵守的。动画艺术的基础原则是整个动画艺术形式的理论依据。尽管每个动画创作者的作品在风格、寓意、表现手法上不尽相同,但是其创作的原则还是基于动画的基础原理。动画的基础原理归结起来就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全面性和丰富性,这是基础原理的精髓。在遵循动画艺术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动画艺术家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在坚持各自动画思想和创作理念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行业的处理手段和技术手法,创造出更多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作品。

  2.目前,我国动画教学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学校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师传授知识的效果,导致知识传达上存在误区,学生很难准确地领会专业知识的内涵,降低整个课程教学的品质。在这种形势下,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动画学科特征的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抓住动画教学的动态变化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和模式,有效提升教学品质。

  二、动画专业在教学上的主要特点

  动画的发展原理始于眼睛对于视觉的暂留特性,代表了一种认识上的假定性。在动画的发展史上,《通过运动的物体可产生连续的画面》一书中有人类有史以来首次对视觉残留问题作出的明确表述。物体在发生位移以前,人的视网膜会对此作出1秒左右时间的停滞。一旦速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即使面对静止的物体,人的眼睛也会感觉有物体在眼前进行接连不断的移动的错觉。在1825年,在物理学上出现了西洋镜。如果圆盘发生转动,处于圆盘上的景观就给人以运动的感觉。这就诞生了最初的动画。1828年,科学家发现,如果最初的物象发生光线强度和色彩的变化,同时时间的长短也发生变化,那么物象停留在视网膜的时间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当物体的亮度位于合适的条件下,物象在视网膜上的停滞时间保持在0.34秒,由此动画形成,这也是动画问世的基本原理。魔术幻片的发明进一步证实了视觉具备持续停留的基本原理。逐格拍摄法就是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完成画片的连续、系列性的绘制后,将其以逐格拍摄的方式记载在胶片上,而后以一定的速度在屏幕上进行播放,这样最终的效果就给人以生动和形象的感觉。

  三、以数字化交换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以数字化交换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将复杂、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而形象;在数字交换技术的协助下,学生参与程度增高,有助于学生形成全新的认知体系;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容量较大,有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将动画课程资源更加快速、准确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增加知识容量;将声音和图文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动画的热情。整个教学情景被渲染得直观而生动。变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字化的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真实的情景有利于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目前动画专业主要教学目标

  动画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实现动画相关知识的传授。包括:自然界各种行为运动的规律、动植物的角色、人物的形象设计;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动画角色动作编排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方式;对于原动画形象、动作设计的理念和构思;动作安排过程中采用的修饰手法以及运动原理涉及的理论观点和创作手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熟悉掌握动画项目的创作工序,灵活使用动检仪,熟练绘制和填写摄影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动画在时间上的节奏,合乎流程规律和技术标准。在对学生进行实例的讲解中,选择合适、恰当的案例,由简单逐步深入到难度大、专业性强的经典案例。

  五、在数字交换技术的前提下,构思动画专业的教学思路

  1.动画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动”的表现具有独到的语言表现形式。动画实例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逐帧播放和接连放映上。本质属性使得动画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其他艺术类别截然不同。同时,也将动态影像的屏幕播放作为动画教学最主要的展现和传播方式。在动画专业教学中,涉及的实例和素材都要在逐格的画面的连接处理中得以实现和完成。在对位和叠加的前提下,系列性的静帧造型形成了动态、流动性的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整个动画的造型设计所关联的情感的表达、事情的表述等必须表达出来。语言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都有助于动画角色情感的表达,而且是最为生动和直接的方式。因此,任何形式、任何时期的动画教学与项目创作都要严格遵循动态规律以及相应的艺术规范。

  2.根据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动画教学需要多媒体交换技术的支持。要在其辅助作用下进行教学统筹,制定教学计划。保证整个教学策略遵循动画专业的特征,运用专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为此,动画专业在教学上需要进行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将教学目标与多媒体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密切联系,使动画专业的关键性教学资源储备不断健全和完善。若教师和学生希望深层次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必须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作用,利用动画实例资源数据库的优势,进行积极的协商、交流合作,达到对资源的合理、科学地使用。

  六、在动画教学中应用数字交互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数字交互技术为动画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在使用虚拟数字化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真实的动手操作,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密切关注多媒体数字交换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与时俱进;动画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连续性强、讲究流程的学科,一旦学生出现精神不集中的情况,就会导致程序的脱节。多媒体数字交换技术的使用极大地实现了课堂互动性,活跃气氛,教师要全面掌控课程的目标的实际进度。

  七、结语

  数字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完成知识的传授、实例的展示以及动画资源的共享,缩短整个教学周期,降低制图的误差,有效节省制图的时间,突破信息在行业和专业上的限制,增大信息量。在视觉、听觉等手段的参与下,期刊网将动画原理中涉及的抽象的理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对知识的动态分析突破了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以及欣赏方式的局限性,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①陈小萍.数字动画艺术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②杜翠云.试论高校本科动画教育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2

  ③葛宗男.中国动画教育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0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