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生本”激扬学生的生命,它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兴趣 体验 发现 创新 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中的体现。”它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式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如何坚守原则,发挥它更大的价值?“生本”。 以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到民间去采风》为例,教师必须先让学生学会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明白什么是“风”,哪里是“民间”。明确采访的技巧、做调查报告时问题的设置、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能力等,如果组织者一项一项地教会学生去做,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分散,学生的兴趣也会消磨。如果组织者以“生本”为主,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生命,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那学生就能在团结合作、探究思考中总结、建构自己的精彩! 一.收集资料——前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之前,设置前置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的学生对我们所学的内容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是有自己的经验的,而且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所以上课前,我就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尝收集资料,有了先前的准备,学生课上就会游刃有余。 [案例]在《到民间采风去》中,我设置这么几个前置性问题:看书P136(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明确:什么是“风”?哪里是“民间”?结合文中四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本地有什么特色可以展示? 收集上来的资料让我吃惊!他们知道“风”来源于《国风》,就是本地风俗。他们结合本地的节庆风俗、吃饭穿衣打扮习惯给我让了一课!如本地“冬至大过年”的习俗:到了冬至,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如本地女人因为阳光充足所以头上一定会戴一个上尖下圆的斗笠,并将它用一块花色的布包着,作用是:一、固定斗笠;二、布宽大,不容易将下额弄伤;三、每个人斗笠上的布不一样,容易区分。如本地人结婚一定会将所有的金银都戴上,显示身份和地位,届时一定会唱咸水歌,不忘自己疍家人的根本…… “生本”理念:学生天生就是最好的学习者!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展示,他们这种先学的资源就展示了出来,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这节综合性学习收集资料环节,“生本”前置问题的设置,让他们张开了自己的眼睛去大语文世界里去观察体验、收集信息。 二.分析、整理资料——思维的火花碰撞、发现空间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自己亲自参与了,才能形成永久的自我体验,这就是“生本”理念的创立者郭教授经常讲的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做,我就会真正理解。”它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在自主探究中成长。所以,我们应让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碰撞绽放出来!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发现! [案例]在《到民间采风去》一课前,面对学生搜集上来的、繁杂的地方风俗,我让学生课前小组讨论:小组内哪一个才是我们本地最有特色的?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查找自己所搜集风俗的由来,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碰撞,最后一致认为咸水歌是其中之一,因为坦洲是咸水歌的发源地,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CCTV——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中坦洲镇咸水歌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表演。同时学生给自己的资料补证:它很符合我们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之一:渐行渐远的民俗。 这个民俗发现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原来我们这个小地方也有自己的特色!也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大胆探索、想象的空间。 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交流探究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让学生在多形式的探究中发现,让他们知道生活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将这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技能“悟”得更透。 三.交流收获、悟出结论——学生的发言精彩不断 希腊的普鲁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学生要学的知识如果由老师来填满会变得乏味,如果由学生自己来点燃会变得精彩! [案例]在上《到民间采风去》一课时,学生交流了咸水歌的现状后,就第六小组的问题咸水歌能不能发扬下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双方从唱者、听者、歌曲本身、社会环境等各执一词。 最后,赞成的学生总结:唱听者是疍家人,也应该是疍家人的后代,因为我们有传承先辈优秀传统的责任和义务;歌曲本身,可以改进,如加一些现代元素进去;社会环境可以人为的去创造和改变。不赞成的学生总结:唱听者是疍家人,但疍家人的后代已经上岸,咸水歌生存的土壤;歌曲本身,落后,没有人听;社会环境大家都去上网聊天打游戏,谁还去大街清唱? 赞成的学生提出口号: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的根文化!为了让他们的总结更的说服力,甚至将最著名的《对花》加了一些RAP进去,当场演奏,遍及赢得全场喝彩! 那一片掌声经久不息,赞成的学生将近几年政府对咸水歌文化的投入进行了展示,再次让同学们认识到要此根文化需不断发扬。 学生们的辩论是多么的精彩!他们自己找的资料,通过自我组织材料,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他们在这节课里不光学会如何去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学会采访等,还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让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无懈可击!他们不光主动探究、团结协作,还发挥了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他们大胆的发言,展示自己的成果,他们的这节综合性学习活动精彩纷呈!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收获! 四.学生分享成果——把“评价的体验”还给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意念和力量。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肯定。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评价所带来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案例]这节课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总结,利用小组讨论记录表,给合上课发言的情况、参与讨论的次数和质量进行评价,让组长和组员对自己小组的同学进行自评和他评,小组之间进行自评和他评。 用墙报将这次活动的三个阶段,分别展示出来;让学生用新闻通讯稿、制作旅游宣传册在学校内进行宣传,挑选优秀的作品展示。 课后,经常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地在自己创立的版块讨论,希望下一次自己能发挥得更好。综合性学习课就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以生为本进行教学,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欣喜和收获。它让我感到作为一个老师的幸福。在潜移默化中,我的教育回到了原点:激发了学生最根本的学习欲望。学生需要在综合性学习中锻炼的内容: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交流收获、悟出结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探讨的激情被激发出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被展示出来,打开了学生论文发表的思路,释放孩子的双手。所以,综合性学习因“生本”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