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中储粮问题频出凸显粮食安全之忧(3)

时间:2013-11-13 11:55 点击:
案件侦办中,河南省检察院组织24名专业审计人员,对中储粮河南分公司部分直属库的账目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审计,一举揭开了利用转圈粮骗取国家巨额粮食资金的内幕。 据河南省检察机关调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51个下属

  案件侦办中,河南省检察院组织24名专业审计人员,对中储粮河南分公司部分直属库的账目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审计,一举揭开了利用"转圈粮"骗取国家巨额粮食资金的内幕。
  据河南省检察机关调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51个下属粮库,至少有35个存在"转圈粮"。最多的宁陵县直属库4年"转圈粮"3.6亿斤,邓州和滑县直属库3年各"转"了两亿多斤。目前,检察机关已查出河南各直属粮库"转圈粮"28亿斤,总价值28亿多元,直接骗取的国家粮食资金超过7亿元。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2009年、2010年账面显示,当年从农民手中收购了全省80%以上的粮食,而实际收购量不到50%。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相关人士估计,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每年存储的粮食至少有六分之一是"转圈粮"。"'转圈粮'不仅直接危害国家粮食安全,还使高层对国家粮食储备情况掌握不到真实情况。"一位办案人员说。
  官商勾结"啃"粮库
  来自鹤壁市中级法院的判决书显示,在向李长轩行贿的60余人中,有十余人是商人,这些商人的行贿金额占到了800余万元,接近李长轩受贿总额的60%。
  2000年9月,粮食管理和收储分离,中储粮郑州分公司(2004年更名为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成立,这是中储粮所属14家区域性管理机构中首家揭牌运营的单位。成立之初,其粮食存储点70%是租用企业和民营粮商的库房。
  检察机关调查发现,一些粮商大肆行贿,使自己的粮库能参与"托市粮"收购代储业务,赚取国家的粮食收储补贴。与此同时,直属粮库也在自建粮库,而这便成为了"硕鼠"们敛财的好机会。
  作为老牌的大型仓储粮库,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许昌直属库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收购库点多达171个,每年拥有数百万吨的粮食收储能力。任国正在2009年6月前任许昌直属库主任,姚宝山时任副主任,两人所涉案件被许昌直属库内部人士称为"南库区建仓腐败案",同时掀开了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列贪腐案。
  按照许昌直属库一位内部员工的说法,2006年许昌直属库南库区建仓预算原本为2000万元,但到2007年年底,建仓实际投入约4000万元。
  许昌直属库贪腐案案发后,检察机关逐步调查牵出包括科长以上的数十名管理人员。任国正和姚宝山一直是该直属库里的实力派人物,两人在重要领导岗位上工作都超过了10年。2009年5月,任国正还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姚宝山也于2009年下半年荣升为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三门峡直属库主任。
  据介绍,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下面的直属库建粮仓,正常的步骤是,直属库先向分公司提申请,分公司通过考察认为合理后,会给直属库下拨专门的建仓库资金。
  检察机关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粮库在自建粮库过程中,偷工减料,虚报库容,甚至虚报根本不存在的粮库,骗取国家建粮库资金。
  周口一家企业自建一座粮库,后来高价卖给中储粮。在这个"收库"过程中,李长轩从这一企业获得贿赂400多万元。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曾有4200多个企业代储粮库,由于监管不严,有的粮库粮食收购入库时缺斤短两,存储中被盗卖等导致的亏库非常普遍。漯河直属库下属的一个代储库,2010年就被偷卖掉3万吨价值6000万元的小麦。临颍县一个代储库点为弥补盗卖粮食形成的亏库,向库存粮食中掺杂使假,因掺沙数量过多,形成"涨库",即出库数量超过了入库数量。临颍分库原主任将多出的400吨变卖80万元,据为己有。
  河南省检察机关发现,仅2011年,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下属各粮库亏库总数达26万吨。
  一位办案人员说,最近几年,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发展很快,分布广、规模大,其直接管理的粮食规模位居全国各省级辖区之首。从拨款建仓,到收粮,再到获得收购和保管补贴,粮库的资金链条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循环,任何一个环节监管缺失都有可能产生可观的"资金窟窿"。
  内部"硕鼠"频出引关注
  "河南分公司的贪腐系列案件,在其他一些省份也有发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汪海燕认为,中储粮总公司成立10多年来,为稳定全国粮食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该系统近年来发生的多起贪腐案件,也让其身处舆论漩涡。
  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检察机关查办了包括中储粮淮安直属库原主任、两名副主任、财务科长等一批窝案。办案检察官称,中储粮淮安直属库在惠民政策落实、粮食收购储存、财务监督审计等方面均存在较多的问题。"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列贪腐案件反映出犯罪主体比较集中,粮库主任和财务人员占九成,犯罪主要环节是在'托市粮'收储和储备粮轮换销售、建库收库、亏库涨库过程中贪污、挪用粮食资金。"河南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分析说,作案手段隐蔽、专业性强,粮库主任与财务人员直接操作,不通过专业化侦查手段很难查获。
  "窝案串案居多,几乎全都是家族犯罪、关联犯罪的窝案串案,而且涉案金额巨大,5人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10人超过500万元。"一位办案人员说。
  涉案人员的简历显示,他们在到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工作之前,几乎都在粮食系统工作。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成立之初,时任河南省粮食局巡视员的李长轩率16人,包括杨宏杰在内组成最初班底。杨宏杰是副总经理兼纪检组长,一直辅佐李长轩主持河南分公司工作,分管人事、财务、纪检等。
  姚宝山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任职鄢陵县粮食局局长,1997年从粮食局局长的位置上转至许昌粮库工作。
  向李长轩大肆行贿的王国顺,早前为登封市粮食局局长,被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收编"后,负责行使登封粮市的收购权与监管权。
  "他(李长轩)在公司绝对权威!在人事提拔、人员进出、调动,到业务上收购粮食的资金划拨、仓库维修改造费用的申请等方面,他说句话没人不听。"一位涉案人员说,为了表示谢意和继续得到关照,他们逢年过节给李长轩送些礼金已是家常便饭。
  这位涉案人员坦承,行贿资金大多来自单位公款。
  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蔡宁曾指出,对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一把手"缺乏监督,制度不健全,是导致领导层蜕化变质,形成窝案串案的重要原因。
  河南分公司腐败案件发生后,中储粮总公司也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河南分公司已按照中储粮总公司的要求,理顺210家直属企业管理体制,核查验收219个直属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整改粮食数量质量问题,清理压缩托市库点近40%。
  中储粮系统的其他分(子)公司也根据河南分公司的腐败问题,着力查找自身有没有此类问题,有没有需要整改的地方,有没有管理漏洞。
  中储粮总公司网站消息显示,在中央第一巡视组反馈情况后,中储粮党组书记、董事长包克辛表示,诚恳接受巡视组的意见,对巡视组提出的问题,要逐项研究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严格整改时限,明确验收标准,做到不走过场、不打折扣、不留尾巴。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9月25日上午,中储粮总公司召开各部负责同志、各分(子)公司负责同志干部大会,全文传达了中央第一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并要求迅速传达到全系统干部员工。
  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赵双连表示,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转圈粮",擅自动用和随意调整储备库存,违反规定抬级抬价、压级压价,给售粮农民"打白条",设立"小金库"以及违规变相拆借资金、搞账外账等,是中储粮风险管理中反映突出的问题,是中储粮要禁止行为的底线,也是不可触碰的红线,谁碰了就处理谁。
  按照有关规定,被中央巡视组巡视的单位将在反馈后两个月内向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送整改情况,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开展监督检查。这意味着,中储粮总公司将在11月23日前对巡视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落实。
  不少人在期待着中储粮被巡视后发生的变化。
  来源:2013年10月9日《法治周末》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