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国内社区养老发展困境研究(2)

时间:2013-10-22 13:55 点击:
其次、大力扶持弱势老年群体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江苏各地都纷纷出台措施加大了弱势老年人扶持。例如苏州颁布《苏州市城区养老援助服务操作办法》,政府为部分弱势老年群体专门购买服务或者予以补贴。南京组织家政服务

  其次、大力扶持弱势老年群体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江苏各地都纷纷出台措施加大了弱势老年人扶持。例如苏州颁布《苏州市城区养老援助服务操作办法》,政府为部分弱势老年群体专门购买服务或者予以补贴。南京组织家政服务人员为低保或者低保边缘的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平均每人每天一小时的生活照料服务,为年满8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免费安装呼叫救助器。

  第三、社区居委会积极发挥作用

  在江苏社区养老服务中,居委会积极发挥其作用,牵头组织社区骨干、志愿者以及辖区工作单位与对社区内的老人进行一对一帮服。同时,居委会建立社区"志愿者库",针对老人的相关需求从志愿者中找到合适的与其服务。此外,居委会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成联合,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建立紧急服务网络等,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

  第四、积极创新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

  近几年江苏在社区养老方面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以下两种模式,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

  其一,集中居住模式。通过老人的居住的集中化可以实现服务的规模效应,提高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目前,江苏省老年人集中居住模式大致有4类:即江阴模式、张家港模式、赣榆模式以及海门模式。在江阴模式中,农村在建设新区时,一楼全部安排老年人居住,二楼以上则为老年人子女居住。在张家港模式中,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之际,单独为老年人设置住宅楼,让老年人集中居住。在赣榆模式中,在村庄设立老人集中居住区。在海门模式中,村庄利用闲置房源,将需要照顾的失能、半失能和空巢老年人集中居住,为其提供低偿或有偿服务。

  其二,"邻里情"虚拟养老模式。2007你那12月苏州沧浪区民政局成立了国内首个"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将老人的的服务需求与多个服务单位提供的服务对接。只要老人有需求,就会有服务单位上门提供服务与跟踪质量随访收到老人的一致好评。这种虚拟养老模式提供了6大类53项服务,每项服务都具有标准化与规范化标准,对服务时间与质量也提出明确要求。

  三、社区养老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社区养老在我过发展还比较短,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社区养老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财力投入不足。

  目前,社区养老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社会性的多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其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用到社区养老方面的更是微乎其微。另一个方面是国家对养老事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尚未营造出一个社会投入养老事业的大环境。

  2、物力资源短缺,社区硬件不完善。

  财力的匮乏是造成物力短缺的直接原因。由于财力缺乏,许多养老社区内并未健全养老服务设施,如健身娱乐场所、日常照料中心等。最主要的医疗服务业存在水平低,条件差和设备不齐全等问题。

  3、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较低

  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许多地方是以家政服务,休闲娱乐和康复保健等生活帮闲居多,对而对情感慰籍、心理支持、精神护理等方面关注较少,其服务的单一性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在医疗服务水平方面,虽然养老社区设有服务站,但是为老人也仅仅是最基本的检查与护理,基本没有对老年人常见病和突发病的诊治能力

  4、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志愿者队伍发展缓慢

  老年人因其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特征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和高级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服务队伍的素质和和专业水准越来越高,而目前从各地的社区养老来看,其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志愿者服务在这一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是我国在推动志愿者服务方面工作缺失,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其规模偏小。

  四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政策建议

  1、建立多方位筹资渠道

  目前社区养老主要资金来源是依靠政府支持,其单一的资金来源和数量的匮乏等问题导致了服务人员短缺,服务周期不固定,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政府除了要在资金方面向社区养老倾斜外,还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养老这一事业中来,给社会资本进入营造一个积极的投资环境。同时还可以构建起一个高效透明的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捐赠平台,吸引社会爱心资本进入社区养老事业。社区也要吸纳和整合多种社会资源,拓宽资金来源和渠道,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投资的多元化。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