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在2010年11月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10%高3.2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标准7%高1.87个百分点。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国家,养老问题随之成为广为关注的问题。但是从我国目前传统的养老方式来看,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收到严峻的挑战。家庭的规模正趋向于核心化和小型化,年轻一代工作和家庭压力大,工作流动性强,这一系列现象导致了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正在弱化。机构养老也存在政府供给不足、管理模式落后、机构功能单一、服务人员素质不高、老人入住成本较高入住率低等问题。而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社区养老被提了出来,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得到各界推崇。 二.国内社区养老运行现状分析 (一)社区养老概念 社区养老是依托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老人提供养老服务,通过提供适合老年人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较为完整专业的社会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享受的一种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不但减轻了子女负担,同时也满足了老人的生活和精神的需求,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方式。 (二)社区养老的实践 从中国国情来看,社区养老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养老方式,对个人而言减轻了子女负担,满足了老人需求,对社会而言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社会的和谐,对国家而言减少了在机构养老方面支出,可以更好的为社区养老提供支持以弥补市场力量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的不足 国外在社区养老方面做得十分的成熟,如英国的"HartringOaks"、美国的"太阳城"等都是在社区养老方面的的成功案例。但是在中国发展的却是不尽如人意,虽然如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都做出了成绩,但是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1、社区养老实践 ⑴上海 "上海亲和源"是政府资助、社会投资的国内社区养老的典型案例。该社区是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养老社区,对于国内企业投资理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区是主要定位于养老高端市场,其建筑面试10万平方米,位于浦东新区。这里布置有大的餐厅、康复中心、娱乐中心,同时还和上海曙光医院建立合作管理,成立了专家门诊绿色通道。此外,基于老年人安全还设有无障碍设施和智能化的管理等措施。表现如下: 第一、在社区建设和室内装饰方面专门为老年人而设计。如遍布社区的风雨回廊,免受老人阳光的照射和风雨的侵袭。住宅楼在设计上均为"无障碍"型。如环绕四壁的扶手,方便轮椅进出的电梯,专门为轮椅老人设计的按钮,在老年人突发意外地方(卧室、浴室等)安装红外线感应装置等。 第二、入住老人以户为单位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每个老人还配有一个生活秘书,每个房间都有应急按钮,遇到困难只要通知秘书,就能在第一时间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此外,秘书还要每周帮助清理房间,每月清洗被褥,还有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身体的检查,所有的服务都是个性化和人性化的。 该社区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完美融合,真正体现了在社区养老的精髓。既提供机构养老专业化的服务,也同时实现了"居家养老"的便利、舒适与温情,使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融为一体,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青睐。 (2)江苏 江苏在社区养老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因此江苏的经验在全国的推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是政府购买或委托、社会提供服务。为了提高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江苏省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与措施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养老服。例如在养老社区建设方面采取土地划拨、规费减免贷款和贴息等方式。对于社会参与投资等采取减免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多项税费,水电费也采用民用价格标准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