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稿件专栏 >

【追梦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吕海宝:兴趣成就梦想

时间:2013-05-08 09:42 点击:
哈工大报讯(刘忠奎 文/图)近5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单篇学术论文最高他引37次;SCI学术论文H-高因子为10;2篇有关纳米材料控制成型的学术论文被国际学术期刊《应用物理学报》评为亮点文章;学术论文曾入选国际学术期刊《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热点文
   哈工大报讯(刘忠奎 文/图)近5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单篇学术论文最高他引37次;SCI学术论文H-高因子为10;2篇有关纳米材料控制成型的学术论文被国际学术期刊《应用物理学报》评为亮点文章;学术论文曾入选国际学术期刊《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热点文章……
      他就是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吕海宝教授。
      记者来到科学园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吕海宝正在伏案忙碌着。在他的讲述中,记者走进了一个精彩的科研世界,开始了探索之旅。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吕海宝就是在兴趣的驱动下,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中不断创新,不断收获。
      高中时,吕海宝对数学与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期间,他依然钟情于物理学。在学习了《高分子物理》这门课之后,已经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他就在琢磨——要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于时,复合材料的抗腐蚀和老化研究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对此进行了反复研究与实验,从化学机理上论证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下具有抗腐蚀与老化的性能,并在理论上通过物理建模预测了这种复合材料加速老化的机制。在硕士生导师张东兴教授的指导下,他的论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老化》发表在《哈工大学报》上。
      “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受到别人的认可,我心里很高兴,也很自豪。”吕海宝说。兴趣的火苗点燃了,他开始在智能材料的创新之路上披荆斩棘。
      2006年,已小有成绩的吕海宝成为杜善义院士的博士生。当时国内的智能材料研究还很薄弱,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形状记忆聚合物在航天、医疗、土木、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想要超越别人,就要先学会模仿与追赶。”吕海宝说。博士一年级上半年,他在杜善义院士与冷劲松教授的指导下确定了以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研究方向,并在这个研究领域刻苦钻研:阅读大量英文文献、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方法、掌握国际学术前沿研究热点、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发现与归纳学术问题……
      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中,吕海宝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他的师弟、博士生付涛说:“师兄科研很努力,也非常勤奋。深夜我们都走了,他还在实验室里忙碌着……”对此吕海宝说:“一个人只有多付出、多探索、多动手、多思考、多总结,就会收获更多。”
      吕海宝还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用英文记录所有与科研有关的事情:“我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发表的学术文章都是英文论文,这样做有利于与国际学者交流合作,还能够扩大学术影响力,提高我校的学术声誉。” 2007年9月,他的学术论文《混杂纤维协同效应对记忆聚合物电致驱动的影响》被《应用物理学报》发表,该期刊审稿人这样评价:“论文中提出通过混杂纤维这种途径解决聚合物材料的导电问题很有开创性,而且效果显著。”论文发表后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与关注,论文他引达到30余次。
      站在智能材料国际学术的前列,吕海宝的研究定位变得更“大气”,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课题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要确定它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能做什么。”
      长期以来,热敏性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工作仅局限于化学合成、化学表征等方面,在物理方面进展不大。这引起了吕海宝极大的兴趣。凭借自己在物理学及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中的较好功底,他引入了松弛理论,从能量角度对形状记忆效应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建立了物理本构方程。他还修正了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热敏性材料只与温度有关的看法,提出了热敏性材料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能量有关。2008年,他的学术论文《水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评论》没有经过修改直接被《应用物理学报》发表。该期刊审稿人认为:“关于水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相关评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相关科研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由于吕海宝在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中取得了开创性成果,2008年《美国材料研究社会期刊》主编向他约稿,他的论文被作为封面文章发表。2009年,吕海宝还在复合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题为《电致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展》的综述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
      2009年初,在研究所“创新引智计划”的支持下,吕海宝到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2011年,他的学术论文《多壁碳纳米管形状记忆聚合物功能研究》发表在《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受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关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吕海宝的不懈努力与执着付出为他赢得了一片广阔的舞台:他的论文被SCI他引近300次,研究成果被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正面引用;荣获2011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入选我校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今年,31岁的他被破格提拔为教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吕海宝与智能材料课题组成员已经站在了国际学术前沿,但他说自己不会有丝毫懈怠,因为中国的强国梦、中国的航天梦需要他们继续去拼搏、去攀登……
 
吕海宝(右一)与课题组成员在一起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