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一次性治愈59例,治愈率为92.2%,小型鼓膜穿孔均一次性治愈,有效4例,有效率为6.3%,临床总有效为63例,占98.4%,无效1例,为大型鼓膜穿孔,术后3个月发现其移植片消失,穿孔与术前相同。其原因可能与术后移植片血运不良有关。手术前后患者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变化见表1,手术前后患者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具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鼓膜穿孔属于耳鼻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其致病因素多为外伤、中耳炎、异物或者强声刺激等造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闷、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其是造成听力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4]。而在耳鼻喉科临床上,对于鼓膜穿孔的有效治疗方法为鼓膜修补术,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临床疗效较好,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患者:①为了更好的防止术后感染,选择慢性中耳炎干耳2个月以上的患者;②听骨链完整,活动良好;③外耳道宽大,便于操作的患者;④咽鼓管无梗阻,有利于术中中耳填塞物的顺利排出;⑤鼓室黏膜正常[5]。以往常使用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该手术方式多需要辅助切口,有时候甚至需要磨除部分外耳道骨质才能够手术,术中创伤较大,术后患者恢复缓慢,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选择使用内镜下进行鼓膜修补术,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但是内镜下手术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能双手进行操作,所有对术者内镜操作技巧要求高,术中立体视觉差,镜面易模糊,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光源热损伤等[6]。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一次性治愈59例,治愈率为92.2%,小型鼓膜穿孔均一次性治愈,有效4例,有效率为6.3%,临床总有效为63例,占98.4%,无效1例,为大型鼓膜穿孔,术后3个月发现其移植片消失,穿孔与术前相同。其原因可能与术后移植片血运不良有关。 手术前后患者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具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鼻内镜下中耳检查与鼓膜修补术操作简便、分辨率清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许风山,王荣华,李书华,等.鼻内镜下中耳检查与鼓膜修补术的临床观察[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9(05):264-265. [2]梁礼建,张国民,康霜莲.鼻内镜下鼓膜修补术13耳[J].人民军医,2001,44(07):431. [3]康瑞.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113-114. [4]刘秀姣,米晶晶,许雨洲.耳内镜辅助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32):62-63. [5]邹健,李义森,方峥嵘,等.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5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15(04):382-383. [6]韩旭,崔志春,李海洋,等.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10):559-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