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妊娠期糖尿病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结局影响(2)

时间:2016-04-27 08:41 点击:
平均(27.863.58)岁;孕周24~28周,平均(25.741.69)周;文化程度初中或中专及以下84例, 高中或大专及以上120例。对照组孕妇188例,年龄22~33岁,平均(27.633.48)岁;孕周24~27周, 平均(25.621.55)周;

  平均(27.86±3.58)岁;孕周24~28周,平均(25.74±1.69)周;文化程度初中或中专及以下84例,
  高中或大专及以上120例。对照组孕妇188例,年龄22~33岁,平均(27.63±3.48)岁;孕周24~27周,
  平均(25.62±1.55)周;文化程度初中或中专及以下76例,高中或大专及以上112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孕妇均自愿参加,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接受传统GDM管理,即常规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指导,根据患者1周后血糖控制情况判断是否需行胰岛素治疗,并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动态调整胰岛素用量。试验组孕妇接受系统化GDM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组建干预小组 由产科医师、护理人员、营养科医师组成干预小组,构建GDM电子管理平台,将孕妇个人基本信息、病历资料及饮食、活动、作息等生活方式进行建档管理;小组 成员均接受规范化培训,共同确立一日门诊的授课内容及饮食、活动、作息时间及后续随访指导方案等。
  1.2.2 一日门诊管理 每月1次安排孕妇参加一日门诊,所有GDM孕妇均由1名具有营养师资格的妇产科护理人员12 h全程陪护,根据孕妇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同时结合孕妇体质指数,予以全天个体化饮食、运动指导,控制全天进食能量为1800 kcal(孕中、晚期能量摄入的最低标准)。12 h作息安排如下:孕妇于早上7∶00检测空腹血糖,7∶30进食早餐,8∶30接受健康宣教,包括GDM相关知识、运动干预、用药指导、产科教育、血糖及 体重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9∶30检测早餐后2 h血糖,9∶45进食早加餐,11∶00检测午餐前血糖,11∶30进食午餐,餐后适当运动,如散步、上下楼梯、孕妇体操等。13∶30检测午餐后2 h血糖,14∶00由营养科医师对当日膳食食谱进行分析和讲解,15∶30进食午加餐后由门诊护士讲解和示范孕期运动方式与注意事项,16∶45检测晚餐 前血糖,17∶00进食晚餐,餐后填写一日门诊反馈表,19∶00检测晚餐后2 h血糖,结束一日门诊的学习。
  1.2.3 随访指导 对于经饮食、运动干预后血糖仍控制不佳者,予以胰岛素治疗,并根据孕妇血糖波动情况动态调整胰岛素用量,每周门诊随访1次。试验组其他孕妇于孕24~36 周时,每2周门诊随访1次,孕36周开始每周门诊随访1次。对于部分不能定期门诊随访的孕妇,采用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随访。所有孕妇均随访至产后1周。随 访期间,根据孕妇血糖控制情况,予以饮食、运动及生活作息指导,纠正孕妇不良生活方式,同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检测孕妇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同时发放本院自行设计的GDM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GDM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用药治疗、对母体及婴幼儿的危害等,总分为 0~100分,分数越高,孕妇对GDM知识认知水平越高。记录两组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及剖宫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巨大 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GDM孕妇妊娠期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干预前比较,P<0.0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