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病理标本采集 对感染患儿针对其感染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采集标本, 进行病理标本采集与细菌培养患儿入院后呼吸道感染可采集呼吸道深部痰液进行培养, 血液感染可采集股静脉穿刺取血进行血液培养, 皮肤黏膜感染通过无菌棉签蘸取分泌物进行培养, 初次尿检异常再起留取尿液标本进行培养[4]。针对疑似感染、侵入性操作的病例可进行3次呼吸道深部痰液培养, 拔除各种导管时留样做常规留导管头培养。 1. 5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最新一版《实用新生儿学》;呼吸性相关感染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拟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草案)》。排除标准: 患儿在入院时即表现出感染征象,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其他感染。主要包括:血液培养阳性, 胸片观察有明确的肺炎或者其他部位发生感染,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0×109/L, 血小板<10×109/L, 有感染发生的明显临床症状。上述指标任意一项同时伴有感染发生的明显临床症状者均可以诊断为医院感染。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感染高危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 两组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OR=1.745、4.604、5.954、4.384, P<0.05)。见表2。 2. 3 细菌检测结果 150例医院感染者中共送检标本450次, 阳性结果235株, 阳性率52.22%。痰培养阳性68株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检出率最高的是肺炎克雷伯菌(39株), 其次是鲍氏不动杆菌(19株)。65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36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并有15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皮肤、黏膜分泌物培养阳性33株, 以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为主(24株), 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 3 讨论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过程中的特殊病例, 目前国外对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比较多, 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认被为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5]。但也有学者指出, 体重并不是衡量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好的指标。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 不仅影响威胁医院的诊疗水平同时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本调查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 出生体重低、胎龄小的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接受侵入性操作次数多有关; 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被认为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患儿在NICU内的住院时间越长, 发生感染的危险性越大, 其中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最主要因素[6]。本资料中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胎龄与医院感染具有显著的相关性[7]。 综上所述, 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是NICU病区中医院感染最易感人群, 有创性操作是医院感染最危险诱因, 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在病房内提高清洁人员消毒技能等措施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时地规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对于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晓丽.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研究.山东大学, 2012. [2] 李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新疆医科大学, 2012. [3] 任香娣, 孙献梅, 王克芳.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0(2):150-152. [4] 鲁靖, 刘红, 王荃, 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 北京医学, 2008, 30(10):607-609. [5] 石计朋, 王吉, 钱燕, 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9):1077-1079. [6] 都美玲, 杨琳, 牟飞飞.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5):48-51. [7] 杨玲蓉, 彭珉娟, 李桦, 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2):112-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