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分化型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临床分析

时间:2015-07-24 08:38 点击:
【关键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检查亦很难诊断,临床上误诊、误治时有发生,以致需要再次手术治疗。1993年8月2001年8月,我们对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近期再次手术,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
  【关键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检查亦很难诊断,临床上误诊、误治时有发生,以致需要再次手术治疗。1993年8月—2001年8月,我们对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近期再次手术,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的10.1%(30/296),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本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35.6岁。于外院行首次手术者25例,其中16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瘤而行患侧甲状腺叶肿瘤局部切除术;9例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6例行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3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于我院行首次手术者5例,经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4例报告为甲状腺瘤而行患侧甲状腺叶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报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而行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首次手术后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20例,滤泡状腺癌7例,腺瘤恶变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乳头状腺癌1例。再次入院时体检患侧颈淋巴结肿大3例,B超检查发现患侧颈淋巴结肿大8例。
  1.2治疗
  1.2.1再手术术式:患侧残留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加对侧叶次全切除30例,附加患侧功能性淋巴清扫7例,附加患侧传统颈淋巴清扫2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d~3个月,其中20例于14d内手术。所有病人术后均长期口服甲状腺素片。
  1.2.2再手术后病理:残留甲状腺及周围疤痕迹组织无残癌9例,2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有残癌21例,6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再手术后病理类型与首次手术后一致。
  1.2.3再手术并发症:喉返神经钳夹损伤致声音嘶哑1例,术后半年声音恢复正常;甲状旁腺误伤致手足麻木1例,手术后3周缓解。
  1.3随访结果25例(83.3%)获得手术后随访,随访时间4~11年,5年生存率为84%(21/25),10年生存率为64%(16/25)。1例再手术后2年甲状腺癌复发,拒绝再次手术,带瘤生存至今。
  2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认识不足及患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如肿块坚硬、固定、气管压迫、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B超、CT、MRI及核素扫描等检测手段对甲状腺癌诊断缺乏特异性,术前可将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肿瘤。这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本组有16例病人于外院首次手术,由于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警惕性不高且不具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的条件而诊断为甲状腺瘤,仅做肿瘤局部切除,占本组误诊误治的59.3%。首次术式选择不当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又一重要原因。首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不仅有癌组织残留及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还会增加医源性的血行播散及局部种植机会。本组6例病人虽然在外院诊为甲状腺癌,但选择的术式欠妥。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能鉴别甲状腺良性或恶性结节,但由于受取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有5%的假阴性的误诊率[1]。本组即有5例发生误诊进而导致手术方式的选择错误。
  甲状腺癌因首次手术治疗不当致癌残留及复发率较高,再手术有其必要性。王敬碹等[2]报道,甲状腺癌二次手术中甲状腺及周围组织中残癌率高达75%(24/32),本组残癌率为70%(21/30)。再手术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仍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64%,进一步说明甲状腺癌再手术是有价值的。
  关于再手术的时机尚有争议。林胜璋等[3]认为3个月内进行再手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影响不大。罗运生[4]认为再次手术时机以首次手术后1个月内为好。我们认为,再手术间隔不宜过长,最好在2周左右,此时局部水肿基本消退,主要为纤维渗出性粘连,容易分离,只要熟悉解剖,并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再次手术的方式应根据病灶范围、病理类型、首次手术方式及病人的全身情况而予以综合考虑。我们所进行再次手术的基本方式为残留或复发的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的次全切除,喉返神经区的淋巴脂肪组织一并切除,若遇到颈前肌与残留的腺叶或病灶有粘连,也予一并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的作改良根治或传统根治,双侧颈淋巴结转移者予以一次廓清;对无颈淋巴结转移者我们也不主张作预防性清扫术,但术中必须仔细检查气管区、颈内静脉区等甲状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部位[5],若有可疑淋巴结者者便送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为选择更合理的再次手术方式提供根据。
  甲状腺癌再手术时,瘢痕粘连和癌肿浸润,颈部解剖结构紊乱,层次不清,并发症增多,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机会增加。保护喉返神经最好的方法是常规暴露喉返神经[6~8],如手术时无法暴露和显示喉返神经,应紧靠甲状腺包膜切断和结扎腺体表面的终末小动脉,这既保护了喉返神经,又可保留甲状旁腺的血供[9]。对不慎被切除的甲状旁腺,应将其切成碎片植入胸锁乳突肌内,以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顺,邱培才,王同佑.甲状腺瘤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普外临床,1992,6:340?343.
  [2]王敬碹,倪文魁.甲状腺癌按良性病切除后再手术32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0):779?779.
  [3]林胜璋,郑智强,许家熔.甲状腺癌的再次手术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5):441?443.
  [4]罗运生.甲状腺癌误诊及再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10):790?791.
  [5]叶真,余树观,马安民,等.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及机率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1997,24(8):627?628.
  [6]熊吉东.甲状腺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法的探讨[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21(1):80.
  [7]贺泽民,储容.甲状腺手术中如何保护喉返神经(附312例分析)[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11(5):671?672.
  [8]骆剑明,章顺南.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J].临床医学,2004,24(1):30?31.
  [9]WheelerMH.Thyroidsurgeryandrecurrentlaryngealnerve[J].BrJSurg,1999,86(3):291?29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