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临床诊疗意义。方法 45例AL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检测并比较两组化疗前、化疗后的LDH水平。结果 A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LDH为(958.24±132.10)IU/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5.80±31.55) IU/L水平(P<0.0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治疗前外周血LDH水平均呈高表达状态,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治疗后患者LDH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症状缓解者LDH含量明显低于症状未缓解者(P<0.05)。结论 LDH水平监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以及判断患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急性白血病;监测;评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025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 AL)属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引发恶性增生, 临床表现为患者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 大量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增殖聚积并浸润髓外器官和组织, 患者容易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等症状[1, 2]。早诊早治是减低该病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作者对本院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表达进行监测, 旨在探索LDH变化对急性白血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 1 月~ 2012 年6月本院血液科住院和门诊确诊并收治的AL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ALL患者22例, 男14例, 女8例, 平均年龄(34.25±16.56)岁;ANLL患者23例, 男16例, 女7例, 平均年龄(36.44±15.45)岁。所有患者均经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诊, 白血病分型和疗效判定均符合诊断标准[3], 排除心、肝、肾病变及溶血患者。对照组为本院健康体检者45例, 其中男31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6.43±18.22)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L 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1周抽取外周血4 ml, 健康对照组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 分别分离血清, 使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检测LDH。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AL患者与健康对照组LDH水平比较 A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LDH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达到对照组的7倍以上,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患者按不同类型进行细分比较, 结果发现ALL患者与ANL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LDH水平均呈高表达状态, 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AL患者治疗前后LDH水平变化情况 对不同类型AL患者进行对症治疗1周后, 症状缓解患者为33例, 未缓解12例, 治疗后患者LDH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 治疗后按照患者症状缓解程度进行分组, 结果发现症状缓解者LDH含量明显低于未缓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在分化的早期阶段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出现分化阻滞、凋亡障碍以及恶性增殖而引发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种类型[4]。科学评估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的辅助指标, 对于选择有效的化疗方案或进行骨髓移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2]。目前, 实验室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指标主要包括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外周血全血细胞计数以及遗传学检查等,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对患者微创、自动检测、有标准规范且易于推广的快速检测指标。
乳酸脱氢酶作为糖酵解酶发挥催化乳酸氧化成丙酮酸的作用, 广泛存在于人体心脏、骨骼肌、肾、肝、脾、肺等组织中。研究发现当机体组织发生癌变或细胞凋亡时, 由于肿瘤细胞生长失调, 合成LDH 增多对周围组织发生浸润、扩散和转移, 刺激组织发生反应性LDH 释放, 从而间接反应肿瘤增殖性[5], 其含量高低能较为客观的反映肿瘤细胞负荷。目前, LDH已成为血液肿瘤的血清学标志物中反映肿瘤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AL患者外周血LDH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可高达7倍以上, 与Arguello F报道的LDH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总数, 与肿瘤负荷存在高度正相关结论一致。
同时, 本研究发现AL患者治疗后LDH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而症状缓解者LDH水平含量显著低于未缓解者, 提示LDH水平监测能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 有助于临床判断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 LDH水平监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以及客观判断患者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且由于LDH检测方法日趋成熟, 方便快捷, 能在广大医院中开展, 是临床观察AL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Chen CY, Cheng A, Huang SY, et al. 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ianal infection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PLoS One, 2013, 8(4):e60624.
[2] Shima T, Miyamoto T, Kikushige Y, et al. Quantitation of hematogones at the time of engraftment is a useful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Blood, 2013, 121(5):840-848.
[3] 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03-116.
[4] Vega-Ruiz A, Faderl S, Estrov Z, et al. Ineidencd of extramedull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eytic leukemia:a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 Int J Hematol, 2009, 89(4):489-496.
[5] 王坤.实用诊断酶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165-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