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2)

时间:2015-04-13 10:48 点击: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护理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SAS、SDS、6MWT评分比较 从表1可见,两组患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护理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SAS、SDS、6MWT评分比较 
  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6MW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6MWT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6MWT结果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比较 
  从表2可见,两组患者干预前,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2-3]。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4]。临床治疗CHF主要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5]。 
  CHF患者因长期病症折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等方面的得分情况均高于正常人群[6-7]。对CHF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是通过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指导患者改善心理状况,引导其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利于病情控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CHF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6MWT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对CHF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罗平.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1): 147-148. 
  何虹. 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4): 148-149. 
  李燕荷, 袁衬香. 持续性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1): 99-100. 
  庞玉华, 杨艳.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20): 120-123. 
  张小红.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14): 111-112. 
  徐钦娟. 分阶段心理护理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18): 132-135. 
  年卫红.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7): 144-14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