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时间:2015-03-27 11:37 点击:
摘要:目的 研究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46例)和实验组(46例),参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则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照两
  摘要:目的 研究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46例)和实验组(46例),参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则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照两种护理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物质生活维度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和HAMD分值(9.8±6.7)分明显优于参照组(15.2±6.8)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老年抑郁症;生活质量;效果 
  老年抑郁症是精神科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特指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出现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老年人群出现抑郁症的几率占抑郁症总数约62.3%,60岁以上的人群出现抑郁症状占老年人口的30%~60%[1]。老年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致使该症状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如老年人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过分焦虑、不适应生活角色的转变、因独居或丧偶而倍感孤独、郁闷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等[2]。为了研究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参照组(46例),其中实验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0±1.3)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9.2±1.6)年;参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4±1.2)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9.6±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对患者的信任性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和交谈的过程,应努力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医患、护患关系,尽量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配合治疗。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耐心给患者讲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对患者的要求。常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心、消除悲观意识、积极面对治疗,对疾病的治愈满存希望。 
  1.2.2对患者的认知性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和患者一起探寻患者自身存在的悲观意识、不正当的想法和观念,与之进行讨论,帮助患者提出建议或作出相应对策。指导患者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用正确的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重建认知工作,使患者正当调节情绪、控制行为。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积极参与到老年人的各项文娱活动中,分散和转移注意力,随时保持自我良好的心态。对于抑郁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例如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 
  1.2.3对家属的指导性心理护理 家属是患者的精神依靠,直接影响着治疗的进程和康复效果。因此给予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也对其家属适当地采取健康宣教措施,指导家属学习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协助治疗的进行。 
  1.3疗效判定 在开始治疗时及治疗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用HAMD分值评定临床疗效。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x±s)表示计数资料,并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生活质量和HAMD的分值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6w的治疗,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HAMD分值均明显优于参照组。见表1。 
  3 讨论 
  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大多与诸多的心理因素相关,再加上其本身的各类疾病,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4]。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心理因素在疾病过程中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心理护理也逐渐成为护理干预的新方式。因此在临床上,对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固然重要,但对心理的护理也同样不可忽视。本研究中,给予实验组患者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物质生活维度等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和HAMD分值(9.8±6.7)分明显优于单独进行一般护理的参照组(15.2±6.8)分,且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护理过程,加速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强.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5):781-782. 
  [2]姜丹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3):281. 
  [3]华彩霞,周飞琴,马平都,等.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5):112-113. 
  [4]薛春香,陈建新.门诊心理疏导对改善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626-62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