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医患沟通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时间:2014-07-18 11:16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患沟通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 例应用常规护理临床教学进行护理;观察组62 例在对照组的教学基础上增加医患沟通辅助护理教学。然后将两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患沟通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 例应用常规护理临床教学进行护理;观察组62 例在对照组的教学基础上增加医患沟通辅助护理教学。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2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8.7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护理临床带教中医患沟教育,能显著提高住院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教育; 医患沟通;临床实习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是一名实习生成为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技巧。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注重对实习护士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实习护士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是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学的新要求,也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内容。护理实习生是医院里的特殊角色,既是学生,也是护士,如何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引导、培养护理实习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为探讨和研究医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现对我院2013 年7 月—2014 年2 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强调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医患沟通技能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沟通能力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收治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 例,女56例,年龄20~78 岁,平均(43.6±11.6)岁,人均住院日(14.5±1.2)天。

  1.2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58例应用常规临床护理带教进行护理;观察组总计62 例在对照组的带教基础上增加医患沟通。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3 医患沟通方法

  1.3.1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勤于与患者沟通

  首先,护理实习生应当加强学习专业知识, 只有用权威的专业知识去和患者沟通,才对患者有信服力, 实习生自身也才有自信心。临床实习阶段,实习生接触到的不再是教学案例, 而是有血有肉、因病痛而呻吟的患者。在给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要学会跟他沟通, 使其配合治疗,医患双方达成共识,

  最终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其次,勤学多问, 不但要勤于和带教老师沟通,更要认识到诊疗的中心是围绕患者而展开的,要积极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医患关系氛围,适当地与患者交谈,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1.3.2 注重服务礼仪

  基本礼仪是相互沟通的基础,护理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语言对患者的影响,及时调整用词、语气,即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礼貌修养,无论对患者疗效预期很差或对患者病情很有把握,非常肯定的语气尽量不要使用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中。

  1.3.3 尊重患者

  尊重患者是医疗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做到想患者之所想, 待患者如自己家属, 关心体贴患者,用真诚、平和、关切的态度服务患者, 要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恰到好处地传达医务人员的交谈信息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使交谈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 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同时,护理人员要认真并熟练完成护理操作的内容, 要病人对其产生信任感, 乐于并主动与护士沟通病情与想法[ 1]。良好的沟通环境, 以及护理人员高超的职业情操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会感化患者, 使沟通逐渐上升到更高层次。

  1.3.4 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沟通

  老师的思想、品德和修养从言行中能反映出来,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对老师日常的观察和模仿往往形成了学生的诊疗思路和语言表达技巧,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实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带教老师要和学生交流接诊患者的经验及临床思维,共同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多创造表达的机会给学生,使他们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思路。

  1.4 医患沟通意义

  1.4.1 适应新医学模式转变需要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社会模式”转变。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要实现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依赖于医护人员的个性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要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提高。我国医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专业训练为核心,极少向学生传授他们在未来执业生涯中必备的医患沟通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实习生的沟通能力培养。

  1.4.2 减少医疗纠纷的需要

  通常医疗纠纷并不是由于技术操作所引起的, 而是因为医患沟通不到位造成的。中华医学管理学会2001 年的调查显示,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而医疗事故并没有按比例上升,多数医疗纠纷并不是由医疗技术引发的,而是由于医患沟通障碍导致病人或其家属对医院、医务人员不满意引起的[2]。沟通质量不高,导致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医患矛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使患者得到抚慰,宣泄其忧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3]。

  1.4.3 做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需要

  现代医学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有效的沟通能力和熟知医疗法律法规。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沟通的前提条件。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医患沟通是为了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治疗,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医患双方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4]。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们的就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而在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严重滞后,医护服务质量与百姓要求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加之社会一些其他片面观点的推波助澜,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层出不穷,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沟通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仍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是良好的医患关系,而前提是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因此,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对实习生沟通技能的培训,减少医疗纠纷,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该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临床教学中,通过增加语言沟通技巧上的教学,避免了医患语言沟通时可能因为语意交流的误解导致的医患紧张,或由于语气等不正确导致的不必要的误解; 在护理临床带教注重服务礼仪、尊重患者,以人为本,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 乐于并主动与护士沟通病情与想法,自然地增强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信心;再者,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让实习生分享到老师在处理各类医患关系时的经验, 学习到针对患者的病情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让患者理解护理人员的意思并与其在短时间内产生信任,患者会最大程度的理解护理人员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在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深入交流与沟通中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教学中医患沟通教育是必要的,对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乃至整个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李付华. 加强医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 J]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 ( 01) .

  [,2] 玄丹.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J]. 中国病案,2008,9(2):33.

  [ 3] 夏文芳, 胡建华,刘强.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性[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2(3):82-83.

  [ 4] 刘海宁,刘锡强,王林萍,等.临床带教中对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97-400.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