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特殊教育教师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发展。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不仅仅依靠区域性共同体的建立,还依托于网络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它为教师的在线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虚拟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依托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任何人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进入共同体中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得学习更为灵活和方便。虚拟学习共同体就像一个网络知识仓库,存储着的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时刻都在流动着,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增长,并最终推动共同体的知识增长。相比较学校课堂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地位而言,共同体为每个成员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个成员可以克服自卑、羞怯等心理障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目前,中国特殊教育领域最权威的虚拟学习共同体是“中国特殊教育网”,其中对各种特殊儿童的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类,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和资源服务。广西也应该构建一个本土化的特殊教育虚拟学习共同体,以带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首先,应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进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能力和在线学习的意识准备。其次,进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应能获得他们所需的课程学习资源,主要是一系列的在线阅读和活动,如点击相关专业网站、下载优秀教学课件等。再次,虚拟学习共同体应具有人性化的沟通机制和交互功能。即共同体能支持同步和异步的学习,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安排,参与即时同步的在线讨论或通过邮件、论坛参与延时异步的离线讨论。这种沟通与交互是在线项目专家或共同体内较有威望的成员引导下,基于真实性问题的对话机制。 ③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必须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就要求特殊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的方针。以人为本就必须广泛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强化信息意识,树立信息化观念,重视信息化工作,投身信息化事业,用人的信息功能推动教育信息化。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担负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双重责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4.结束语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要以人为本,其核心任务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以使提高康复水平,加快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笔者于上述提出的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与对策,或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斧正。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普通中小学及其他学校综合统计报表,2007 [2]张进清.广西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0):73-78 [3]李天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步伐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4(2):6 [4]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EB/OL]http://www.bjesr.cn/esrnet/site/00536c00114cdc26421.ahtml,2009-09-25 [5]付安权.内涵与策略: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理念检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9(2):51.整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去适应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