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中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

时间:2014-01-11 15:41 点击:
2.3锌肥锌是多种酶的组分或活化剂,促进光合作用,参与生长素和蛋白质代谢,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锌在植物中不能迁移,缺锌时首先出现在细嫩叶片和其它细嫩器官上,缺锌症状因品种和缺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

  2.3锌肥锌是多种酶的组分或活化剂,促进光合作用,参与生长素和蛋白质代谢,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锌在植物中不能迁移,缺锌时首先出现在细嫩叶片和其它细嫩器官上,缺锌症状因品种和缺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叶片褪绿黄白化,脉间变黄,主脉两侧出现不规则的棕色斑点,叶片小,丛生呈簇状,生长受抑制,生育期延迟,植株矮小,茎节间缩短。对锌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棉花、甜菜、亚麻、苹果、桃、柑橘、柠檬、梨、菜豆、啤酒花等。
  常用的锌肥有硫酸锌、氯化锌、氧化锌和锌螯合物等。其中硫酸锌使用最广泛,硫酸锌可作基肥、种肥和叶面喷施。硫酸锌基施用量一般为1kg/667m2,先将1kg硫酸锌与20~25kg细干土或生理酸性肥料(但不能与磷肥混合)混合均匀,然后撒施后耕翻入土,也可条施、穴施;一般浸种用0.02%~0.05%硫酸锌水溶液,浸12h,拌种时硫酸锌用量通常为每1kg种子用硫酸锌2~6g;叶面喷施硫酸锌时,一般作物喷施浓度为0.02%~0.1%,玉米、水稻可用浓度为0.1%~0.5%,配制硫酸锌溶液时若加入少量0.2%石灰水溶液以调节pH,可避免伤害植株,提高应用效果。
  2.4锰肥锰能维持叶绿体结构,增强光合作用,调节酶活性,影响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状况,促进碳、氮代谢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锰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小,缺锰植物首先在新生叶片叶脉间失绿发黄,叶脉仍为绿色,脉纹较清晰,严重缺锰时有灰白色或褐色斑点出现,黄、绿色界不够清晰,并逐渐扩散到叶子的其它部分,以致病斑枯死,并可能穿孔,有时叶片发皱、卷曲甚至凋萎。对锰敏感的作物有豆科作物、小麦、燕麦、马铃薯、洋葱、菠菜、苹果、草莓等。
  常用的锰肥主要是硫酸锰,其次为氯化锰、氧化锰、硝酸锰和碳酸锰等。硫酸锰可以作基肥、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基施时用硫酸锰1~2kg/667m2,与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钾混合均匀后条施或撒施;用于拌种时,一般禾本科作物每1kg种子用硫酸锰4g,豆作物每1kg种子用硫酸锰8~12g,甜菜每1kg种子用硫酸锰16g;硫酸锰溶液浸种浓度为0.1%~0.2%,浸种时间为12~24h;叶面喷施时,大田作物硫酸锰溶液浓度一般为0.05%~0.1%,果树用0.3%~0.4%,豆科作物以0.03%为好,水稻以0.1%为好,施用量为50~80kg/667m2,一般喷1~2次即可。
  2.5铜肥铜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构成铜蛋白并参与光合作用,参与氮素代谢,影响固氮作用,促进花器官的发育。铜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也很小,作物缺铜时新生叶失绿,叶尖发白卷曲,叶片变窄变薄,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进而枯萎死亡,繁殖器官发育受阻、裂果。对铜敏感作物主要有燕麦、小麦、大麦、玉米、菠菜、洋葱、莴苣、番茄、苜蓿和烟草等。
  常用的铜肥是硫酸铜和螯合铜肥。硫酸铜可以作基肥、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作基肥一般用量为1~1.5kg/667m2,缺铜地区,可每隔3~5a施用1次;浸种时用0.01%~0.05%硫酸铜溶液浸12h,拌种时每1kg种子用硫酸铜0.3~0.6g;叶面喷施一般作物常用浓度为0.02%~0.04%,果树用0.2%~0.4%,并加配硫酸铜用量的10%~20%的熟石灰,以防毒害。
  2.6钼肥钼是植物体内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氮素代谢,影响着固氮菌发挥作用,对作物繁殖器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重要影响。钼在体内的移动性并不大,大量钼积累在根部和豆科作物根瘤中,植物缺钼首先出现在老叶或茎中部叶片,并逐渐向幼叶及生长点发展,叶片易出现黄色或橙黄色大小不一的斑点,叶片瘦长畸形、叶片变厚,边缘发生焦枯,并向内卷曲,组织失水而萎蔫,植株矮小,生长缓慢。需钼较多的作物有甜菜、棉花、胡萝卜、油菜、大豆、花椰菜、甘蓝、花生、紫云英、绿豆、菠菜、莴苣、番茄、马铃薯、甘薯、柠檬等。
  常用的钼肥有钼酸铵和钼酸钠。由于钼肥较贵,作物需要量又少,很少用作基肥,一般都用作拌种、浸种和叶面喷施,既可节省用量,又有较好效果。拌种用量一般为每1kg种子用钼酸铵2~6g,浸种用0.05%~0.1%的钼酸铵溶液浸12h,浸过或拌过钼肥的种子,不能被人畜食用,以免中毒;叶面喷施钼酸铵溶液一般浓度为0.01%~0.1%,每667m2喷施50~60kg,在作物苗期和蕾期喷施2~3次,豆科作物配合根瘤菌剂施用效果更佳。
  3小结
  综上所述,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中量元素钙、镁、硫和微量元素硼、铁、锌、锰、铜、钼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是不能被大量营养元素替代的。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按平衡施肥技术的要求,正确分析不同作物需肥特性,掌握不同土壤供肥状况和肥料释放相关特点,科学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对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景陵,陈伦寿.植物营养失调症彩色图谱-诊断与施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李燕婷,肖艳,李秀英,等.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奚振邦.现代化学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