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樊纲,1993:《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经济研究》第1期。 2、龚启圣、周飞舟,1999:《当前农村土地调整制度个案的分析》,《二十一世纪》第10期。 3、黄少安、刘海英,1996:《制度变迁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兼对新制度经济学和林毅夫先生所做区分评析》,《经济学动态》第4期。 4、林毅夫、蔡昉、李周,1993:《论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第9期。 5、钱忠好,200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第6期。 6、钱忠好,2003:《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1期。 7、田传浩、贾生华,2004:《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经济研究》第1期。 8、许庆、章元,2005:《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经济研究》第10期。 9、杨瑞龙,1998:《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第1期。 10、姚洋,1998:《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农村观察》第6期。 11、姚洋,2000a:《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社会科学》第2期。 12、姚洋,2000b:《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农村观察》第2期。 13、姚洋,2003a:《政治过程与有效制度变迁》,《制度经济学研究》第1期。 14、姚洋,2003b:《集体决策中的理性模型和政治模型———关于农地制度的案例研究》,《经济学(季刊)》第3期。 15、叶剑平、蒋妍、罗伊·普罗斯特曼、朱可亮、丰雷、李平,2006:《2005年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第7期。 16、叶剑平、丰雷、蒋妍、罗伊·普罗斯特曼、朱可亮,2010:《2008年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第1期。 17、俞海、黄季焜、ScottRozelle、LorenBrandt、张林秀,2003:《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第9期。 18、张三峰、杨德才,2010:《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农村观察》第1期。 19、钟甫宁、纪月清,2009:《土地产权、非农就业机会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经济研究》第12期。 20、朱冬亮,2002:《土地调整: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控制》,《农村观察》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