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道真润楠种子萌发特性分析(2)

时间:2014-08-26 09:59 点击:
3 小结与讨论 道真润楠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含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道真润楠种子大小变异较大,总体说来属于中大粒种子,含水量也比较高。 不同的处理对道真润楠种子的研究表明,道真润楠种子应当采用沙藏,这
  3 小结与讨论
 
  道真润楠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含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道真润楠种子大小变异较大,总体说来属于中大粒种子,含水量也比较高。
 
  不同的处理对道真润楠种子的研究表明,道真润楠种子应当采用沙藏,这与其种子的物理特征相关;变温15~30 ℃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25 ℃和变温15~30 ℃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发芽势差异显著;GA3有利于道真润楠种子的萌发,但并不是浓度越大越好,200 mg/L GA3最适于道真润楠种子的萌发,此浓度下道真润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抗氧化酶活性都比其他处理高。ABA明显抑制种子的萌发。
 
  道真润楠种子萌发的整个过程中,浸种后种子进入萌发状态,呼吸加强,内部活动加剧,产生了有毒物质和大量无用代谢物,由于此时种皮还是完好的,代谢物在种子内部积聚,种子受到的伤害也会因此而变大,所以开始时MDA含量很高。当然,此时种子自身也会启动酶促反应机制,SOD、POD活性随着萌发的进程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在萌发高峰期(培养21 d)降到最低,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种子大量萌发,代谢废物随着种皮破裂而流出。二是由于SOD和POD活性的增强,对MDA含量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培养21 d是POD活性最大的时期。
 
  参考文献:
 
  [1] 李永康.贵州树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陈建勋,王晓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 吉九平,王业遴.桃种子层积中激素的变化及其与破眠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1):25-29.
 
  [4] 王 熹,陶龙兴,黄效林,等.外源ABA抑制水稻种子发芽的生理机制[J].作物学报,2004,30(12):1250-1253.
 
  [5] 文卿琳,王兴鹏.温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13-3515.
 
  [6] 辛 霞,景新明,孙红梅,等.孑遗植物水杉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4,12(6):572-577.
 
  [7] 曹基武,刘春林,张 斌,等.珍稀植物银杉的种子萌发特性[J]. 生态学报,2012,30(15):4027-4034.
 
  [8] 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朱 翔,孙丽华.楠属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5,26(2):46-49.
 
  [10] 岳鹏飞.赤霉素浸种对沙冬青、花棒、柠条种子萌发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