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测温制度 在砼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 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砼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工作应由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砼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3)测温工具的选用--为了及时控制砼内外两个温差,以及校验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随时掌握砼温度动态,采用热电偶或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采用热偶测温时,还应配合普通温度计,以便进行校验。 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度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砼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本工程承台大体积砼养护时的温度控制采用了下列降温法与保温法相结合的方法。 1.7大体积砼配合比控制 1.7.1、除应符合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砼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砼绝热温升值的原则。 1.7.2、在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 1.9.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3。 1.7.4、粉煤灰掺量应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50%,两种掺和料的总量不宜大于砼中水泥重量的50%。 1.7.5、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1.8大体积砼的浇筑控制 1.8.1、砼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28℃。砼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大于45℃。 1.8.2、大体积砼工程的施工宜釆用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应均匀分段、分层浇筑。当横截面面积在2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当横截面面积在300m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每段砼厚度应为1.5m~2.0m。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当釆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 1.8.3、当釆用泵送砼时,砼浇筑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当釆用非泵送砼时,砼浇筑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 1.8.4、大体积砼施工釆取分层间歇浇筑砼时,水平施工缝设置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砼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砼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 1.8.5、大体积砼在浇筑过程中,应釆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移位和变形。 1.8.6、大体积砼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结语:通过笔者的研究,认为在工作中加强大体积砼全面可靠的降温速率数据资料积累是长期和繁琐的,应用于结构耐久性,利国利民、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大体积砼表面温度裂缝控制施工技术-《建筑设计管理》-2012年 【2】地下室底板大体积砼施工和温度监控-《福建建筑》-2012 【3】大体积砼裂缝的探索-《山西电力》-2012 【4】《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钢筋砼工程技术》《建筑工人》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