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共享方法研究(4)

时间:2016-04-23 09:30 点击:
通过相应的制度、标准和平台支持大众知识评价,促进知识有序化。 (1) 制度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员工知识评价制度对不同级别和岗位的员工进行知识评价规定硬性任务,特别是知识分类、知识关联、知识网络、

  通过相应的制度、标准和平台支持大众知识评价,促进知识有序化。
  (1) 制度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员工知识评价制度——对不同级别和岗位的员工进行知识评价规定硬性任务,特别是知识分类、知识关联、知识网络、核心和关键知识的确定等;②知识协同评价 制度——确定知识公开的范围、使用的规则等;③专利协同评价和专利地图协同建立制度。
  (2) 标准建设。包括:①知识评价标准; ②知识本体标准;③知识网络标准;④知识语义模型标准等。
  (3) 平台建设。包括:①基于用户行为的知识评价子系统;②基于用户行为的知识本体评价子系统;③知识本体管理子系统;④知识生命周期跟踪子系统等。
  用户对知识的评分可以反映知识的专业程度,用户30天内对知识的操作行为可以反映知识的流行程度。上述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知识的专业性因素和知识的流行性因素,保证专业水平越高、越受用户欢迎的知识可以得到越高的知识价值评价。
  3.3 知识共享评价
  通过相应的制度、标准和平台对员工的知识共享水平和知识水平进行评价,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知识型员工的表现和水平,不仅有助于充分挖掘和发挥员工的潜能,而且有助于主动推送员工需要的知识。
  (1) 制度建设。包括:①知识共享评价规范;②员工知识共享评价信用规范。
  (2) 标准建设。包括:①员工知识共享评价标准;②员工知识水平评价标准;③员工知识共享评价权重标准。
  (3) 平台建设。包括:①员工知识共享评价子系统;②员工知识水平评价子系统;③团队知识共享评价子系统等。
  其中T代表员工个人专业技能等级要素,如用户专业职称、岗位等级等;J代表用户的知识共享参与度要素,如用户对知识的操作行为(如阅读、下 载、评论、添加标签、推荐、收藏、转发、打分等);C代表用户的知识共享贡献度,如用户共享的知识价值。员工的知识评分权重中的3项主要要素是加权关系。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在企业中的实际岗位评级、职称等,设定员工专业技能要素T的分级标准,比如给予专家较高的T值,给予新人较低的T值。。
  上述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员工个人专业技能等级要素、员工的知识共享参与度要素和员工的知识共享贡献度要素,保证专业水平越高、知识分享越好、参与评价越多的员工可以获得越高的评价[9]。
  3.4 知识共享激励
  通过相应的制度、标准和平台对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评价,使员工能够持续共享高质量的知识,能够积极参加知识评价。
  (1) 制度建设。包括:①知识共享考核制度;②知识共享奖励制度;③知识共享的职称管理制度等。
  (2) 标准建设。包括:①员工知识共享考核标准;②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标准等。
  (3) 平台建设。包括:①员工知识共享考核标准;②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标准。知识共享激励平台也不是独立的平台,而是作为知识共享平台的一部分。该平台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集成。
  3.5 大众知识应用
  通过相应的制度、标准和平台支持知识的应用。
  (1) 制度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知识主动推送规范——将用户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按照其研究领域和水平主动推送;②知识应用规范——员工在开展项目预 研、可行性分析、方案选型时,首先都应对知识库内的相关知识进行搜索和应用,然后再扩展到知识库外的知识,并将搜索到的新知识发布在知识库中。
  (2) 标准建设。包括:①知识主动推送标准;②知识搜索标准;③技术进化图标准;④技术路线图标准。
  (3) 平台建设。包括知识主动推送、知识搜索、知识下载和阅读、基于知识网络的技术进化图建设、基于知识网络的技术路线图建设等子系统。
  4 结语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