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当前数据分析领域的前沿技术。数据成为当今每个行业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因素。这也标志着大数据正在引发一场思维革命,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考察世界 的方式方法,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学术、科研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更引起思维领域随之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主要致力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更多的是 以修路、修桥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是从追求事件本身的简单线性因果关系转向发现丰富联系的相关关系,这种思维下,注重的是“城”、 “乡”、“镇”、“村”的产业功能、规模、保障等方面的数据链基础,数据本身反映的不仅是当前状态,更是过去和未来的间接反映。例如:宁夏银川的新城区建 设,较早的将“数据”思维引入城市建设去,注重数据整合与科学分析,系统的进行地下管网、道路建设等方面,使城市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运行良好。 2.2 大数据思维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式创新 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考察世界的方式方法,在大数据时代,建立在全部样本空间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预测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这将颠覆传统的逻辑 思维方式,改变人类的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新型城镇化建设会涉及土地流转、城市功能以及社会理念的方方面面,以往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中多以政府的行政手段进 行干预,从思想层面上开展工作,而大数据强调以“数据”为根据,引导城市建设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例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土地的权属、土地性质、土地市 场价格变化、土地使用年限、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地的价格和农民流转的积极性。通过土地市场经济数据分析,有些地方用农地每 亩吨粮年粮总价替代每亩租金,可以消除农民对租金随土地市场变化受损的担忧,从而使土地流转率得到较大提高。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数据的创新应用 大数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最为核心的就是围绕整合方方面面的数据,从源头遏制有意无意地数据割据现象,打造一体化的城镇运营平台。 3.1 大数据思维在拆迁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拆迁工作是新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屡见不鲜的拆迁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使得拆迁工作的难度加大。拆迁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就会危及新城镇 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传统思维下的拆迁工作主要以各类拆迁文件精神为指导制定具体的拆迁措施,以利益驱动和法律强制为手段,由于缺乏从总体上对拆迁工作的分 析,当面临拆迁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没有行之有效地办法解决,使得拆迁工作进展缓慢。 拆迁工作看似单一,其中涉及被拆迁人的人口、经济、家庭结构、宅基地等多种数据,利用大数据思维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运用有利于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在拆迁工作制定政策和方案前,重视对被拆迁人各种数据的收集,对拆迁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真正做到未 雨绸缪。例如出现已经营多年的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商业住宅问题,如果没有确定此类情况补偿标准,就会引发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利益与矛盾冲突。同时,被拆迁对 象对拆迁或多或少存在攀比、期望、从众等心理活动,对被拆对象心理状态的精准把握也是拆迁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实现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信息对称。被拆迁人抵触拆迁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对拆迁组织和政策缺乏公信力。因此,在对拆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拆迁标准以及同类情况的数据进行公示,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全覆盖,使被拆迁人找到自己的数据期望值,将大大提升拆迁进度。 3.2 大数据思维在公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城镇全体公民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和生活。 公民信息资源是指各相关政府部门为履行政务职能而采集、加工、使用的每个公民的信息以及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等。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是以 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信息系统[3]。建设公民信息管理系统,重视公民信息数据的收集,形成公民信息数 据库,内容包含公民基本信息和婚姻、社保、就业、住房等扩展信息,基于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政府部门动态、准确地掌握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已经享受或 还没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以及需求,为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措施落实提供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撑,助推户籍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建设公民信息 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收集公安、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涉及的城镇公民信息和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和深度挖掘,一方面可以准确、及时反映 城镇公民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规律,另一方面可以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分析城镇医院、学校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配置情况,从而为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在 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过程中提供重要依据,引导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 3.3 大数据思维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城市形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遍及生产、流通、消费整个领域,以及管理、服务、生活、文 化的各个层次。它充分应用新技术带来的超大计算能力,全方位实施城市数字化,普及应用物联网,以及射频识别、数字地图等技术,有效实现智能发展、全程监 控、达到精准识别并直接参与城市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会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