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基于遥感卫星观测的土地利用指标体系建立(2)

时间:2015-02-04 09:06 点击:
3.土地利用调查多星覆盖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对多星系统的需求任务分析,明确了影响土地利用调查覆盖的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建立土地利用覆盖性能评估指

  3.土地利用调查多星覆盖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对多星系统的需求任务分析,明确了影响土地利用调查覆盖的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建立土地利用覆盖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其二层指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时间覆盖性能分析和空间覆盖性能分析。;时间覆盖:指在目标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时段内,卫星系统处于有效工作时段;空间覆盖:即几何覆盖,指目标在卫星系统有效载荷的观测视场区域之内。

  时间覆盖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级指标:

  1)响应时间:指从接收到要观测某点(热点地区)的随机请求开始到可以观测到该店为止的时间。响应时间特性指标包括:最大响应时间、最小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等三个四级指标。

  2)重访周期:指多星观测系统对观测要素(热点地区)两次重复观测时间的间隔。

  3)时间覆盖百分比:观测热点区域被覆盖的累积时间在统计总时间中所占的百分比。地面店的时间百分比代表了该点被多星对地观测系统覆盖的时间概率。

  空间覆盖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级指标:

  1)覆盖重数:观测要素(热点区域)在指定观测时间段内被多星对地观测系统覆盖的卫星次数。按照覆盖重数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重覆盖和多重覆盖。例如一重覆盖、二重覆盖、三重覆盖等。

  2)面积覆盖百分比:指定热点区域被多星覆盖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包括瞬时的面积覆盖百分比和按时间累积的面积覆盖百分比。

  3)覆盖累积面积:指定观测热点区域在多星运动时形成的覆盖带的面积。

  4)覆盖数据信息:多星对地观测系统获取的指定热点地区观测数据信息。包括数据类型、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等指标。

  4结束语

  本文给出的土地利用调查多星覆盖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为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尤其是热点地区土地利用调查多星系统的效能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指标体系是一个柔性体系,可以根据任务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的。

  参考文献

  [1]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郎刚, 王鹤. SPOT5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J] . 北京:中航勘测设计研究院,2010.

  [3]刘玲,赵牡丹. P5和SPOT5影像在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J ]. 农业工程学报,2009.

  [4]王宇.基于ADC模型的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技术研究.国防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1月.

  [5]徐福祥.卫星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

  [6]贺勇军.面向效能优化的复杂多卫星系统综合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7]王宇.基于ADC模型的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技术研究.国防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7年11月.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