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蜂胶残渣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2)

时间:2015-01-28 10:40 点击:
3.1醇提超临界蜂胶残渣性质 CO2超临界萃取的蜂胶得率很低,大部分原胶都以残渣的形式损失,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很大的浪费。扬州大学李文艳等[12,13]对醇提超临界蜂胶残渣(用95%的乙醇对超临界蜂胶残渣进行二次提纯

  3.1醇提超临界蜂胶残渣性质

  CO2超临界萃取的蜂胶得率很低,大部分原胶都以残渣的形式损失,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很大的浪费。扬州大学李文艳等[12,13]对醇提超临界蜂胶残渣(用95%的乙醇对超临界蜂胶残渣进行二次提纯)的抗氧化性以及再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醇提超临界蜂胶残渣表观与醇提蜂胶相接近,总黄铜含量为118.798mg/kg,与醇提蜂胶(127.808mg/kg)接近,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醇提超临界蜂胶残渣的开发利用对于节约蜂胶原材料及蜂产品的普及均有重大的意义。

  3.2微胶囊化配方的研究

  扬州大学李文艳等[14]对影响超临界蜂胶残渣微胶囊化的一些因素如芯材比例、壁材比例、固形物浓度、稳定剂添加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芯材比例对乳化液黏度无显著影响,壁材比例、稳定剂添加量已经固形物浓度对乳化液的黏度影响较大。用超临界蜂胶残渣制备出的微胶囊呈淡咖啡色,粉质细腻,有浓郁的蜂胶香味。这为蜂胶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及超临界蜂胶残渣的再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4结语

  蜂胶作为最具生物学及药理学活性的蜂产品,如何充分发挥它的利用价值,提高它的综合利用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蜂胶传统乙醇提取加工后所剩余的大量蜂胶残渣,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进一步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明确其生物学活性成分外,更应从综合开发、最大化利用角度出发,关注其在农业、日化等领域的利用,以期“变废为宝”,减少蜂胶加工企业的负担并为其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Sahinler N, Kaftanoglu O. Natural product propolis: chemical composition [J]. Nat Prod Res, 2005, 19(2): 183~186.

  [2] Arjun H, Banskota, Yasuhiro T,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propolis [J]. Phytother Res, 2001, 15: 561~571.

  [3] Burdock GA. Review of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oxicity of bee propolis (propolis) [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998, 36: 347~363.

  [4]胡福良. 蜂胶药理作用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5]Stefano C, Francesco C. Propolis, an old remedy used in modern medicine [J]. Fitoterapia, 2002, 73(Suppl): S1~S6.

  [6]吕泽田. 2008年蜂胶市场基本估计与2009年发展方向[J]. 中国蜂业, 2009, 60(4): 17~19.

  [7]彭和禄,李树荣,易嘉宾.蜂胶残渣制剂对育肥猪增重效果的观察[J].蜂胶科技,1993(2): 6.

  [8]贾玉瑞,蜂胶渣有药用价值[J],蜂胶科技,2005(4):43.

  [9]游海,郑未完,高萌榆,蜂胶微胶囊粉末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2(1):61~64.

  [10]孙兰萍,许晖,张斌.食品成分微胶囊制备技术及发展趋势展望[J].农产品加工,2008(5):12.

  [11] 李文艳,吉挺,陈国宏,醇提超临界蜂胶剩余物的性质及其微胶囊粉末的制备[J].食品科学,2010(31):256~259.

  [12]李文艳,吉挺,吴宏安.不同提取方法下蜂胶抗氧化效果的比较[J].中国蜂业,2008(11):13~15.

  [13]李文艳,吉挺,吴宏安,超临界蜂胶残渣再利用的初步探讨[J].中国蜂业,2008(11):13~15.

  [14]李文艳,吉挺,吴宏安,超临界蜂胶残渣微胶囊化配方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136~13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