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蜻蜓目昆虫资源调查初报

时间:2014-08-25 10:27 点击:
摘要:通过调查和鉴定,从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采集到蜻蜓63种,隶属11科,其中,蜻科25种,春蜓科4种,蟌科7种,蜓科6种,扇蟌科5种,大蜻科2种,色蟌科3种,溪蟌科4种,丽蟌科2种,隼蟌科4种,山蟌科1种;跳长尾蜓、黑尾灰蜻、黑丽翅蜻、红痣绿色蟌、大溪蟌
摘要:通过调查和鉴定,从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采集到蜻蜓63种,隶属11科,其中,蜻科25种,春蜓科4种,蟌科7种,蜓科6种,扇蟌科5种,大蜻科2种,色蟌科3种,溪蟌科4种,丽蟌科2种,隼蟌科4种,山蟌科1种;跳长尾蜓、黑尾灰蜻、黑丽翅蜻、红痣绿色蟌、大溪蟌、点斑隼蟌、白腹小蟌属于贵州新记录种。
 
  关键词: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蜻蜓目;调查
 
  中图分类号:Q9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7-1528-03
 
  Odonata in Stream of Maolan Karst Forest
 
  LAN Hong-bo1,RAN Jing-cheng2
 
  (1.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Maolan Nature Reserve in Guizhou, Libo 558400,Guizhou, China;
 
  2. Guizhou Provincial Wild Animal and Plant Management Bureau,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s and identifications, 63 species of 11 families were found in Odonata of stream in Maolan karst forest, among which there were 25 Libellulidae, 4 Gomphidae, 7 Coenagriidae, 6 Aeshnidae Rambur, 5 Platyenemididae, 2 Macromidae, 3 Agriidae, 4 Epallagidae, 2 Amphipterygidae, 4 Libellaginidae, 1 Megapodagriidae. There were new records of Guizhou in Gynacantha saltatrix,Orthetrum glaucum, Rhyothemis fuliginosa, Mnais earnshawi,Philoganga vetusta,Libellago lineata,Agriocnemis lacteola.
 
  Key words: Maolan karst forest;stream; Odonata; investigation
 
  蜻蜓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其生活史需经水生和陆生两个生活阶段。作为一种资源昆虫蜻蜓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同时,国外文献有利用蜻蜓来对水质进行监测的报道。蜻蜓的分布和数量与水域环境及水生植物群落有着密切关系。2012年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目的是保护和利用蜻蜓资源,为茂兰蜻蜓目昆虫的保护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茂兰喀斯特森林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南部,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面积212.85 km2,森林覆盖率达87.3%,处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550~850 m,年平均气温为15.3 ℃,年气温差18.3 ℃,全年降水量为1 750~1 95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3%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 270 h左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内土壤以黑色石灰土为主,持水量较低,地表水缺乏,土壤富钙和富盐基化。
 
  1.2 标本采集
 
  于2012年春、夏、秋季蜻蜓羽化的高峰期,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水、尧古、尧兰、板寨、洞腮、三岔河进行蜻蜓目昆虫的采集。将捕捉到的蜻蜓装入三角纸袋中,并记录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等。调查主要采取随机网捕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蜻蜓种类
 
  通过近1年的调查及标本采集,结合资料[1-4]对所采集的标本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蜻蜓目昆虫隶属11科40属63种(表1),其中贵州新记录种7种:跳长尾蜓Gynacantha saltatrix、黑尾灰蜻Orthetrum glaucum、黑丽翅蜻Rhyothemis fuliginosa、红痣绿色蟌Mnais earnshawi、大溪蟌Philoganga vetusta、点斑隼蟌Libellago lineata、白腹小蟌Agriocnemis lacteola。
 
  2.2 蜻蜓区系及丰富度特征
 
  表1显示,63种蜻蜓中,东洋界种28种,占种类总数的44.44%;古北-东洋界种18种,占种类总数的28.57%,广布种16种,占种类总数的25.40%,古北界种1种,即黑纹伟蜓,占种类总数的1.59%。可见,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蜻蜓目昆虫物种具有东洋界种的特征。优势种有红蜻、低斑蜻、赤褐灰蜻、竖眉赤蜻、秋赤蜻、透顶单脉色蟌、方带暗溪蟌、褐翅暗溪蟌、方带幽蟌、白狭扇蟌、线纹鼻蟌、黄脊鼻蟌、日本黄蟌、异色灰蜻、黄蜻15种。东洋界蜻蜓种类占优势,这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世界地理分区的东洋界有关。
 
  2.3 蜻蜓目昆虫种类组成
 
  在调查的11科蜻蜓中,各科的属、种数量所占的比例见图1,其中,蜻科的属、种分别占32.50%和39.68%;蟌科的属、种分别占12.50%和11.11%;蜻科、蟌科的属、种均约占50%。
 
  3 讨论
 
  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蜻蜓目昆虫隶属11科40属63种,与虞蔚岩等[5]研究茂兰自然保护区蜻蜓相比,总的属数少2属,总的种数少2种;种方面有50个种相同,属有30个属相同。同时,采集到贵州新记录种:跳长尾蜓、黑尾灰蜻、黑丽翅蜻、红痣绿色蟌、大溪蟌、点斑隼蟌、白腹小蟌。表明茂兰喀斯特森林蜻蜓目昆虫资源比较丰富。此次调查只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蜻蜓目昆虫现状,不代表整个茂兰喀斯特森林蜻蜓目昆虫。
 
  采集季节、栖息环境、人类活动对蜻蜓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栖息环境直接影响着蜻蜓的分布。茂兰喀斯特森林生境较为复杂,适应蜻蜓生长的小环境较多,地面枯枝落叶垫积填充,蓄积的地表水与地下暗河、泉水并存,水源十分丰富,从而为蜻蜓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由于此次调查采集的范围不够全面,在茂兰喀斯特森林的溪流估计还有一定数量的蜻蜓种类尚未发现。今后还需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蜻蜓种类进行更仔细、系统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玲珍,杨茂发.贵州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7-10.
 
  [2] 王治国.中国蜻蜓名录(昆虫纲:蜻蜓目)[J].河南科学,2007, 25(2):219-238.
 
  [3] 李子忠,金道超.茂兰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 隋敬之,孙洪国.中国习见蜻蜓[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5] 虞蔚岩,李朝晖,罗庆怀,等.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蜻蜓多样性初步研究[J].四川动物,2012,31(5):828-83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