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兴彬,杨建华,谢高岗,胡明.基于Apriori算法的流量识别特征自动提取方法.通信学报, [2]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http://www.cernet.com/news/chinacngi.pdf [3]赵瑞.基于特征串的P2P流量识别研究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4]李伟男,鄂跃鹏,葛敬国,钱华林.多模式匹配算法及硬件实现.软件学报,http://www.jos.org.cn/1000-9825/17/2403.htm[doi:10.1360/jos172403] [5]谭建龙.串匹配算法及其在网络内容分析中的应用[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6]CormenT,LeisersonCE,著;潘金贵,顾铁成,李成法,叶懋,译.算法导论.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NavarroG,RaffinotM,著;中科院计算所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组,译.柔性字符串匹配.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8]郭振滨,裘正定.应用于高速网络的基于报文采样和应用签名的BitTorrent流量识别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9]陈庆章,邵奔,陈超.基于复合特征的P2P业务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苏欣,杨建华,张大方,谢高岗.面向流量识别系统的聚类算法的比较与分析.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11]徐鹏,刘琼,林森.基于支持向量机的Internet流量分类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2]徐鹏,林森.基于C4.5决策树的流量分类方法.软件学报,http://www.jos.org.cn/1000-9825/20/2692.htm[doi:10.3724/SP.J.1001.2009.03444] [13]张宇翔,杨东,张宏科.P2P网络中Churn问题研究.软件学报,http://www.jos.org.cn/1000-9825/20/1362.htm[doi:10.3724/SP.J.1001.2009.03485] [14]周丽娟.P2P流媒体识别方法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15]徐鹏,刘琼,林森.改进的对等网络流量传输层识别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6]赵咏,姚秋林,张志斌,郭莉,方滨兴.TPCAD:一种文本类多协议特征自动发现方法.通信学报, [17]陈贞翔.具有规模适应性的互联网流量识别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