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广手机支付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1、明确移动支付业务统筹监管主体 移动支付作为新兴业务,各种标准及监管机制包括准入政策和监管政策等都未得到有效的完善,资源共享、服务质量保证、服务规范等也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这样业务才能健康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核心是支付,移动支付相关政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非银行机构推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比银行更高,但由于移动支付属于金融业务,所以必须接受金融监管。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人民银行应该抓住对非金融支付机构的监管职责和支付服务市场的许可的契机,担当起移动支付业务统筹监管主体的重任,并争取得到法律层面主体的明确,促进国内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完善支付交易安全方面的立法 我国的移动支付起步相对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都不完善。为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提高消费者的积极性和信任度,应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移动支付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为,明确各方责任,并制定移动支付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在收付、结算、资金管理、在途资金利息归属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灰色地带,这正是目前各方出现主导权争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制定专门的法律,加大对新型支付领域犯罪行为的打击,依法严惩犯罪分子,都需要相应的法律规范。 3、建立健全技术风险防范体系 发卡机构和移动支付营运商在注重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风险防范,加大对技术安全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移动支付技术风险防范体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移动网络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力度,充分利用最新技术不断增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移动支付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4、尽快出台统一的移动支付标准及规范 目前国内各种移动支付标准之争,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不仅不利于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会使各项方案因考虑兼容而产生不必要的各种安全隐患,且容易导致重复投资建设。我国应该抓住目前尚无国际标准的时机,积极研发、推进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形成,在国际标准的形成过程中抢占制高点,避免类似银行卡技术标准被欧美控制的局面再次出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国内市场实现标准的统一,尽快出台正式的移动支付标准,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要统一各种交易数据接口,规范和提高各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交易和运营成本。第三是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加快移动支付的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JR/T 0025.1-13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S].2013. [2] Q/CUP 006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S]. [3]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2)[R].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