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升医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成本是在物流企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货主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其目的是节约物流成本。医药物流企业作为专业的物流机构,整合医药物流资源与客户资源,形成规模效应,这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但是随着医药物流企业数量的增加,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如何采用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业成本法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数据,促进物流企业进行作业分析和做出更加科学决策,提高作业效率,消除不增值作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实施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目标。这样就把管理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资源消耗的原因上,有利于更好地执行责任会计制度,改善内部管理。再者,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可以通过对资源消耗的过程进行细致而具体的分析和控制,来优化作业链、价值链和产品种类与生产数量的组合,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工艺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资源。整体来看,从企业战略经营角度分析,作业成本法也是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 三、作业成本法在医药物流企业的具体应用 1、树立作业成本管理理念与人才培养齐头并进。要在医药物流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首要的问题就是作业成本法必须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形成共识,特别是企业的高层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的思路来进行,合理控制实施范围,同时要消除在实施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阻力,增进各部门的理解和沟通,齐心协力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除了思想和理念的渗透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如果引入作业成本法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那么必须要首先让成本控制部门的员工了解它,并通过培训的过程熟悉的运用,所以企业应加大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进行业务、计算机及其他方面的培训,让会计人员既掌握会计知识,又懂得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计算机应用。 2、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系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提供丰富、准确、及时的信息资源和强大的信息处理手段。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前提要求是充足且真实的企业原始数据。而且企业的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很不容易,这时就需要有强大的信息系统来支持我们的工作,使得我们定期都能对服务合同的成本数据有第一手的资料。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物流企业要实现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只有医药物流企业实现了会计信息化,才能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管理,实现对整个行业资源的规划和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很好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3、因地制宜,逐步深入的推广和实施。物流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需要比较多的人力物流投入,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因此,医药物流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特别是投入初期,可以先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可以为企业增加效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明确应用目的。在实施的整体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修正,根据自身的成本特点不断完善作业成本法在医药物流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伟.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商贸,2013.4. [2]孙栋梁,陈静.作业成本法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1. [3]田光大.浅析作业成本法的内涵及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