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财务公开是说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对于一段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布,方便村民更好地了解财务状况并进行监督,这是民主实现的重要体现。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在逐步的进行农村的财务公开,并且不断地完善这种制度。由于法律的不完善,人们思想和知识水平还达不到,一些干部和村民对于财务公开的认识程度不够,在进行财务公开的时候敷衍了事,不符合规范,村民对于此不甚关注,甚至发现问题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缺乏主人翁精神。面对这种情况,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村民和干部对于财务公开的认识。 加强对财务公开的宣传提高人民对其的认识 财务公开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必须加强宣传,提高村民和干部的认识,运用各种必要的渠道对于其作用和意义进行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还必须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干部和村民的法治观念,改变自己以往对于村务的认识和观念,让干部觉得让村民知情是必须的,提高自身的认识;让百姓知道自己才是村子的主人,对于村务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为以后进行监督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村财务公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1.财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统计,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村庄都已经开始对比较重要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进行公开,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方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进行财务公开,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是财政在公开的时候避重就轻,只公开一些无关紧要的收支,对于那些数额大的重要的不公开。在一些重大的项目比如说兴修水利、征收土地的财政不予公开,或公开的时候,不够细化也不够具体。二是财务公开的内容已经落后于新农村自身的发展。有很多村庄在进行财务公开的时候,没有将新农村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出现的一些具体的新问题公开出来,也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财务支出内容的变化。三是财政公开的时候水分比较多。很多在财务公开的时候,存在着严重的虚假状况,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有些非生产性支出看上去少了,但是超支的部分却从其他有利于村庄建设发展的大项目中扣了出来。四是很多村庄在进行财务公开的时候,采取应付的态度,主动公开的积极性比较差,等到上级领导进行检查的时候匆匆应付过去,公开的数据也不一定是真的。 2.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村干部的认识和民主意识比较差,并不想进行公开;还有一些村干部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多,顾及的方面也很广,财务公开不重要,凑合一下应付公事就行了;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很多村干部觉得收支都比较少并且项目比较的单一,没有公开的必要;还有些村的干部觉得把财务公开的多了细了会不利于自己的工作。 干部本身存在贪污的现象,对于财务公开比较害怕,有一些干部在参加选举的时候,想的不是怎么为村民服务,而是怎样自己“发家致富”。在选举的时候贿赂,当上干部之后就开始中饱私囊。有的干部自己就存在一些违法的现象,村务公开以后,自己比较容易露马脚。有些干部思想认识不够,怕财务公开会打击到自己的权威,削弱自己的权利,就算是公开也只是走走过场。干部的素质比较低,达不到财务公开的水平要求,自己本身就理解不了新农村的政策,更理解不了财政公开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