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经济史数据图表题解析思路(3)

时间:2013-10-09 11:05 点击:
【解析】答案C。解图表型选择题,读懂图表是正确解答的第一步,要注意理解表格和选项中的历史概念金砖国家、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明确表格中2009-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数据关系。

  【解析】答案C。解图表型选择题,读懂图表是正确解答的第一步,要注意理解表格和选项中的历史概念金砖国家、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明确表格中2009-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数据关系。通过图表观察,俄罗斯经济负增长,巴西2009年负增长,金砖国家只有印度、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故“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说法错误,首先排除①,也据此排除选项AB;在材料中不能反映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因为增速较快的金砖四国不是区域性经济集团,而2010年欧盟的增长为1.7%也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所以排除③,也据此排除D。
  五、折线数据图:能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探究其发展规律。
  【2012高考真题解析5】(2012福建文综卷·38)材料三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图14——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
  【解析】答案:(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持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解题时,要理清坐标的含义,认准曲线代表的走向,要对表格折线中的内容进行数据的横向和纵向的观察,分析变量后的多因,从而将问题解决。本折线图时间的跨度是1952-1965年,折线表象是曲折发展,可以分三个时段表述,大致分为1952-1958年(50年代)国民经济是快速增长,1959-1961年(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经济下降或滑坡,1962-1965年(6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又恢复增长。命题第(3)问要对表格反映的这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指数总体趋势进行分阶段分析,从而整理出每个历史阶段出现不同情况的原因,进而归纳说明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的原因。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