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商贸物流对商贸业的推动作用探析(2)

时间:2016-03-22 10:35 点击:
集群供应链下,商贸物流集聚与商贸产业集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互动关系,实质上是商贸物流和商贸业的双重空间聚集现象,物流产业集聚是为了商贸业的扩展和流通,而商贸业的集聚是为了给物流提供产业支撑。在商贸

  集群供应链下,商贸物流集聚与商贸产业集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互动关系,实质上是商贸物流和商贸业的双重空间聚集现象,物流产业集聚是为了商贸业的扩展和流通,而商贸业的集聚是为了给物流提供产业支撑。在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初期,单个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进驻,吸引了相关企业商贸业的靠拢,而当其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集聚成“单个产业”集群供应链,并带动商贸产业扎堆,形成了互相需求,促进了集群供应链的扩散,形成了“两产业”集群供应链。而在“两产业”集群供应链条下,物流产业聚集形成的“局域网”所带来的知识、技术、供需、信息的集中和规模效应以及溢出效应,通过“宽带网”集群供应链中的协同效应有效带动商贸产业的集群发展,而在价值链迂回作用下,商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又强化了规模效应,也必然会触发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升级,由此在商贸物集群与商贸产业集群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集群供应链网络。基于此,“两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作用机理,实际上是在特定区域内商贸物流集群链和商贸产业集群链的双向互动、支撑,并成为嵌入“两产业”集群供应链中的两个节点单元,也正是这种内嵌共生关系,加速了溢出和协同效应的扩散,促进了整个集群供应链的不断完善,以此推动区域经济集聚效应的产生(见图1)。
  集群产业链下商贸物流推动商贸产业发展的定量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知,商贸物流推动商贸业发展具有理论依据,下文将为此寻求数据支撑。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区域经济圈,随着一体化加快发展,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尤其是近年来,该地区商贸、物流“两产业”增长迅速。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京津冀“两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
  (一)京津冀商贸物流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目前,京津冀拥有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等天然不冻海港,海运条件便利,岸线资源丰富,物流承载能力强;且由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已经基本形成了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得该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集聚规模不断深化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以北京、廊坊、天津、唐山、秦皇岛、保定、石家庄等城市为核心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格局,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截止到2015年,京津冀地区已经围绕图2所示城市形成了商贸物流集群发展的四大“都市圈”,也即首都都市圈、天津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秦皇岛都市圈等,本文就以都市圈物流园区为调研对象,分析其集聚度,以此判断集群供应链下,其是否能够产生外溢效应并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推动商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数据结可知,京津冀地区主要都市圈的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度大部分是大于1的,北京、天津、廊坊甚至超过了1.25,说明该地区的商贸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辐射能力较强,且物流节点多,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运行,能够发挥其集群效应,吸引商贸产业群体迁入,带动商贸产业层次和规模的提升,为商贸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京津冀商贸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商贸产业的集群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首要考虑因素是该地区的市场需求大小、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等,而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所形成的集聚经济,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由此商贸产业必然以此为中心,呈现集群发展态势。为更好地分析商贸产业集聚现状,本文借鉴了上述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度的测量方法,并结合商贸产业自身特点,以京津冀地区商贸产业就业比例差额绝对值作为衡量标准,也即区位熵指数(LQ),其公式为:
  (1)
  上述公式中LQi为商贸产业集聚度,ei为京津冀地区商贸物流产业就业人数,e为京津冀地区全部产业的就业人数,Ei为全国的商贸产业就业人数,E为全国所有产业的就业人数。鉴于就业人数中的专业人员是商贸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且受计量口径和数据的限制,本文以京津冀地区的商贸业中的专业人员作为上述公式中的指标参数。据此,京津冀地区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综合上述“两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并且由表1、表2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商贸物流集聚区所形成的集聚经济,能够影响商贸业的区位选择,从而紧紧围绕其发展,形成自身集群发展,由此看来,“两产业”之间存在着切实的紧密关联性。
  集群供应链下商贸物流推动商贸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面板数据模型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