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论可以概括如下:首先,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深化,美国经济已经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国际经济因素,尤其是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时期中美两国经济的相关程度表现得更为明显。其次,中美经济互动的确对汇率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产生了明显影响,经济开放在短期内减弱了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负面效应,这一点与货币政策的分析类似(裴平,2006)。因此,汇率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国际政策的协调,特别是要关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王胜和邹恒甫(2006a,2006b)在分析利率政策时也得到了类似观点。最后,本文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汇率政策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名义汇率能够浮动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国内外的供需矛盾,减小实际升值对外贸顺差的负面效应,但是却加剧了经济衰退。 参考文献: [1]陈平、王曦:《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与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J],《经济研究》 [2]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 [3]裴平:《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1985~2004年交叉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 [4]施建淮、余海丰:《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J],《经济研究》 [5]万解秋、徐涛:《汇率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J],《经济研究》 [6]王爱俭、林楠:《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利率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 [7]王胜、邹恒甫:《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J],《管理世界》 [8]王胜、邹恒甫:《开放经济中的泰勒法则》[J],《统计研究》 [9]余永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史性的决定》[N],《金融时报》。 [10]张兵:《中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及其传导机制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