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市场营销项目的执行措施
企业营销部门要在市场营销活动前期与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联合对产品组合进行精准的定位,依据市场调查与产品生命周期对产品组合进行科学的调整,确保产品组合能够满足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企业营销部门要依据市场实际消费能力调查结果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科学的定位,并向财务部门提交营销成本的相关资料,为财务部门产品销售价格机制的建立提供依据。
(四)市场营销活动的风险防控措施
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目标市场实际情况,在确保市场营销项目运行周期与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对营销项目的进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当前,市场中的产品需求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企业营销工作人员要对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及时调整企业营销战略方案。
(五)市场营销活动后期工作处理措施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后期工作主要包括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收尾工作,具体的包括资料总结、项目记录、项目分析及失误探究、营销活动核实等。
四、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一)实现了企业营销观念方面的转变
项目化管理中指出营销工作不仅仅是市场部应该承担的工作,而是企业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应该参与其中。企业的财务部、采购部、生产部、研发部、品牌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企业职能部门都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各司其职,参与部分甚至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从而通过有形或者无形的方式在企业中形成“全员营销的”营销观念,实现营销观念的转变与创新。
(二)实现了企业文化的提升
从项目的立项到完成的期间,需要花费较为长期的时间。企业不同层面的员工之间都应该在磨合的过程中实现沟通能力的提高,从高层管理到基层员工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从而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传统的组织架构相比,项目化管理打破了等级观念,更加注重平等与合作,鼓励员工进行项目的尊重与创新,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提高企业的运营高度。
(三)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国内企业的组织机构大部分都采用“职能型”。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打破这种组织机构职能之间的界限,形成更加扁平与高效的“矩阵型结构”。随着企业职能部门参与到项目化管理中,市场部门的经理就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进而成为了项目经理。项目参与者除了要向原职能部门的经理负责之外,还要向市场部经理报告,降低部门之间的摩擦,从而实现运用成本的降低与公司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实现了劳动力的增值。项目参与者通过培训及工作实践成为复合型人才,实现了员工职业发展方向的拓展,实现了公司向心力的固化。
五、总结
总之,在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环境要求了,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必须实现项目化管理,从市场营销活动的组织、计划到执行、风险防控、后期工作等都需要将项目化管理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项目化管理顺应了形势与发展,为企业的营销提供了新的活力,通过有效的营销管理方案促进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与效果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实现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营销活动的开展,促进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斌,陆歆弘.基于项目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1,(21):65-69.
[2] 杨思藻.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和风险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6):34-35.
[3] 周兰.探析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5):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