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应划分好流通产业的区域发展规划,根据“十一五”的规划精神,不断开拓农村地区市场,对流通产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积极鼓励流通体系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与渗透;培育并建立适合各地区农民消费需求与消费水平的零售业态。强化对信息、网络以及技术方面的利用;打破城乡之间的阻隔,不断构建边缘地带与中心地带、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一体化流通网络。
(四)积极建立并实施流通产业信息化总体规划战略
各地区政府部门、各流通企业应积极构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适应市场变化的流通产业格局;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管理与信息平台,保障信息平台能够客观、及时的体现出流通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建立正规化的物流集散运输基地,可有效完善当前物流流通产业内的储运条件,充分提高物流流通设备的信息化、技术化以及标准化发展水平,真正降低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扎实推进流通产业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制定适时的流通产业结构规划。加快当前流通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内部的信息化及空间结构。
(五)营造良好的流通产业环境
通过完善当前流通产业的各项法规制度等建设工作,严禁垄断行为,加快各流通产业制度体系的完善;推广网上支付的结算方式,改善流通产业交易的信用环境,从而提高物流的配送与管理水平。不断建立、完善有关现代物流市场的管理体系工作;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传统的业态进行改造升级,从而真正促进我国新型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提高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流通业组织化的程度。为此,应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发挥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切实做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作,更好、更快地推进国内流通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