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调查与分析(2)

时间:2015-01-28 10:39 点击:
2.4生态旅游业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景观和生态环境,积极发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龙头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地方乡村绿色休闲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度假村、山庄、农家乐近200

  2.4生态旅游业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景观和生态环境,积极发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龙头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地方乡村绿色休闲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度假村、山庄、农家乐近200家。2013年,全市生态旅游业实现产值3.3亿元,接待游客达143.8万人次。

  3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规模小,林业产业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不高

  到2014年5月底,全市仅拥有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产业基地15个,涉及到种植、养殖,带动能力有限,而且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多,投资分散,生产集中度不高。目前,全市已组建和完善林业产业经济合作组织271个,吸引农户近4.5万户,但农民人均林业收入仅达到3900元,约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1/3。加工领域,粗加工多,精细加工少,分散经营加工的企业多,规模以上的企业少。以葡萄种植加工企业为例,全市中小加工企业较多,但加工企业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无法与大企业的垄断地位相抗衡。传统生产经管加工的产品多,科技含量的产品少,林下经济中的林下食用菌培植业,实现产值2.3亿元,但科技含量不高。

  3.2资金不足,缺乏多渠道资金投入

  林下经济发展融资渠道不宽。因政府部门投入不足,农民不愿或无力扩大种养植规模,需要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不到位、林权抵押贷款,以推动林下中草药种植业为例,由于企业进行GAP认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力的投入,很多企业望而却步,资金短缺是制约通化市林下中草药种植业的主要瓶颈之一。有的地方林业产业发展有项目,无资金,形不成规模生产。

  3.3扶持政策或资金门槛过高,扶持不到位

  通化市级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的扶持政策2012年已经出台,但没有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林业企业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和扩张,影响了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林权抵押贷款作为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盘活林业资产,发展林地林木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化市已确权的林地总面积为1064万亩,参与农户数为27.35万户。目前,通化市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近4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4亿元,贷款面积31.76万亩,贷款农户数449户,覆盖面太小,单笔贷款额度较大,小额信用贷款等信用业务开展相对缓慢,开办林权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民生村镇银行。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信贷产品须经省级以上分行批准,而且条件相当严格,另外,从不良贷款管理角度,基层银行从实现信贷零风险的目标和免遭问责的角度考虑,开办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目前,通化市农村信用社和民生村镇银行的抵押率分别为评估值的50%和30%,较低的抵押率降低了资金使用能力。评估机构资质等级低、评估成本高,也是影响农民贷款积极性因素之一,通化市所属各县(市)林业调查设计队按财政部门要求只具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咨询资质,这使部分银行对较大额信贷仍存戒虑。

  3.4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规程和政策制约较大

  多数群众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还未掌握,导致种养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特别是林下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农民带头人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产销一体化的销售网络还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下经济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由于受一些规程的制约和政策的限制,资源开发利用缓慢。例如:林下中药材种植业中,“黄柏”中药材种植受到了政策的制约,因为黄菠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不能得到及时采收。林下山野菜种植中受到林业采伐规程的制约,使林下种植业的发展严重受阻,形不成经济优势。

  4进一步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因此,需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合在一起。

  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