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商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存在为结合商业发展实际进行指数指标设计测算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本文在选择指标时不仅考虑了商业发展中的人均因素,即用人均指标来反映商业发展水平,而且考虑了商业的发展质量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不仅将批发零售业的规模现状纳入指标体系,而且将动态的环境发展指标也计算在内。在各项指标的权重设置方面,本文并没有采取传统的单一赋值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而是通过更加科学的计量方法为每个指标赋予权重,更加客观地反映商业发展的综合水平。 商业发展的特征及内涵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商业评价体系的关键和目标是,要在充分考虑到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上,突出资源、产业和区位特征,促进现代商业发展,从而提升全社会的产出效率。因此,构建商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深入了解商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规律,在对商业发展涉及的深层含义透彻剖析的基础上才有利于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产品与服务行为,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商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商业是指凡以营利为目的,直接或间接以买卖商品为手段,不再加工制造获得报酬的组织,主要包括批发业与零售业。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事业,不仅包括批发零售业,还包括服务业、知识产业等所有能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营利性活动在内。本研究报告重点集中于狭义的商业范围,主要是批发业和零售业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商业是独立于产业资本循环体系之外的商业资本的特定活动,包括一切与商品和服务买卖有关的交换活动。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商业的组成、业态及其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强劲推动下,商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业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使得已有对商业范围界定和内涵的把握越来越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对商业性质的认识需要建立在理论和现实经济逻辑统一的基础上,重要的是能够反映商业发展的趋势并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至少应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商业现有发展成果的测量和统计,也就是商业产值及相关经济指标的统计;二是商业外围发展环境的改善。虽然不能像第一方面直接反映商业发展的现实成果,但是商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改善仍然是反映商业发展进度和效率的重要指标;三是必须从动态的视角去观察商业潜力的发展趋势。发展潜力显示的是商业未来发展的宏、微观环境依托,宏观环境反映商业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推进阶段和程度,微观环境反映市场经济各参与主体在实现商业必然发展生活过程中的支持表现。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指标反映了商业发展的不同层次。按照商业实际增长、发展环境和发展潜力层层推进的思路,本文将结合商业发展实际进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上海商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上海商业发展评价指标设定 本文从商业的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和发展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既符合商业发展的基本内涵,又体现商业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商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级指标3项(即三大模块),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5项。具体包括: 1.发展基础模块。一级指标中的发展基础模块主要反映商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的综合情况,可细分为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和产业贡献三大目标。具体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设置及含义如下: 发展规模。发展规模主要以总量指标为主,说明商业发展总的成就及其主要企业的数量级及其营业规模,所选取的三级指标分别为:第一,商业企业销售总额,以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销售总额进行衡量;第二,商业从业人员,以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数进行衡量;第三,限额以上商业企业数,以地区工商部门登记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数即法人数来衡量;第四,商业企业平均销售额,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总额除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数来衡量;第五,人均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年末总人口的比值来衡量。 发展结构。发展结构主要反映商业发展的质量,在商业规模的基础上提供批发和零售业在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以及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就。因此在三级指标的设计上注重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和品牌组成等方面,具体指标选取如下:第一,零售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本文采用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比例进行计算;第二,商业发展区域集中度。本文采用区位商,计算依据为考察年份考察地区批发和零售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第三,品牌集中度。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因此,商业品牌集中度和品牌的质量层次是反映商业发展结构重要的衡量指标,本文采用考察年份样本地区商业企业500强中占全国的比重来衡量。 产业贡献。产业贡献表示商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结构、质量、财政、就业等各方面的改善效应,因此我们选取商业增加值比重、商业从业人员比重和商业缴纳税收比重作为三级指标,反映商业主体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具体含义及测算方法如下:第一,商业增加值比重。反映商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地位的变化,体现了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采用考察年份批发和零售业按行业分地区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表示;第二,商业从业人员比重。主要表现商业发展对就业结构和劳动力利用的贡献,反映商业发展对国民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的贡献,采用考察年份样本地区批发和零售业年末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比值表示;第三,商业缴纳税收比重。表示商业发展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反映了商业发展在公共收入层面的质量和结构表现。采用考察年份样本地区批发和零售业缴纳税收额占社会税收总额的比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