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农业发展中,应该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认清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理念。使农业经济依据实际快速的发展,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同时,达到有效发展农业的目的。 [关键词] 农业发展现状 发展循环模式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35-01 目前,对于农业发展的形式,想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就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除了对农村现在的发展形式做下实际分析,还要对农业发展的整体方向做比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明白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也提升了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要重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保证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 一、分析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循环经济可行性 目前,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愈发严重。为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实现循环型农业经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农业生产体系中使资源能够多次被重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取以投入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在生产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或将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农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现阶段,农业经济符合我国发展国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中的矛盾,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优化了农产品从生产直至销售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了物质的再循环利用。 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的农业经济有所不同,传统农业经济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利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大量废弃物的排放,然后再进行综合治理的生产模式。它是一种掠夺式的经济模式,其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对资源造成了浪费,同时,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恶化。 循环经济发展目的是能够使资源充分利用,获得最大的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在农业资源要素中,可以分为一次性资源和可再利用资源,一次资源经过使用后将不能重新被利用,这种不断消耗资源求发展的模式将注定不能够长久。认识到这一点,在农业发展中,就要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念,要尊重经济及其生态规律,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业资源实行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此来满足农业经济长久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由于受到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循环经济还不能够完全得以实施,但长远来看,农业循环经济终将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农业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二、分析农业循环经济具体发展模式 目前,在初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同时,形成了下面几种发展模式: 1.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复合型生态模式,使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有机的相结合,形成一种能源消耗低,获得收益高的科学的生态系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基塘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农村比较容易实现的循环模式。由于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资源,因此,在发展中有着非常深厚的资源基础,能够更有效的实行,并且能更快的达到所需要的效果,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是辽宁省首创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在“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中,将农机资源有机联合在一起,保证了农业水平发展的效益和水平,促进了农业经济快速全面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性作用。从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看,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比较成功的范例。 3.平原农林牧复合农业循环模式,该模式可以利用农村的地理特点和优势,因此,在实行中有充分的资源,保证了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对农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为了农业发展创新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还需要对平原农林牧符合农业模式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并积极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以此促进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发展措施 为了保证农业经济循环模式能得到有效、持续的发展,就要依据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全面快速的发展。 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推广力度,提高其对于农业生产作用的认识。为了能够使循环经济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将先前掠夺式发展变为现在的和谐式发展模式,从源头上改变原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创新能够有效的服务于“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