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完善教学观念、方法和转变教学模式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是推进提升学生素质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难的环节,需要漫长的过程,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总结过去的不足,找准方向,努力贯彻国家教育的方针以及政策,逐步改变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全面型人才。其次,全面改进教学手段。因为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过程中临摹和记忆是最常用的方法,缺乏对自我表现价值的体现,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所以要进行美术教育的改革,根本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和领悟,不是以前老师让做什么学生做什么,而是以学生想要做的为主要前提,老师适度的引导,以达到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后,正确的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正确意识到美术教育在对学生能力培养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提高美术教育在教育以及社会中的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意识到美术教育与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养,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能够有效地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人性的善与恶。也能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有益于同学间的友谊,同时促进了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和默契,这样便会更好的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美术教育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学习生活充满乐趣,符合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以美术教育知道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学生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七、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引导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学生从开始接触和学习美术都是充满好奇和欣喜的,老师要正确的引导,由浅及深,逐渐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保持对于美术的旺盛经历和求知欲、探索欲。其次,丰富美术课堂教学手段以确保培养出个性的优秀学生。随着时代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美术老师不仅要做好平时的常规教学,更要多学习和了解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发现其每个人的自身特点,确保培养出个性的高水准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最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自我认识批评与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很重要,美术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产生一种心灵的默契。 八、学生自身的培养 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时期,也是人生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在此时期,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还需要中学生自己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中学生应该从生活和学习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进取心和意志力,挖掘自己的兴趣以及优势,明确学习美术的意义,发扬求知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探索与完善,教育体制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早前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发展起步也比较晚,所以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步,只有理解美术教育的真正内涵,确立它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确立美术教育之于教育的真正价值,才能更好的完善和发挥美术教育的优势,争取充分的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 为了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要做到有意识的转变美术教育的理念,在现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加快美术教育的辅助实施进程,完善教育观念,扩大教学范畴,提高教育水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使美术成为各显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潘勇.对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梅金星.浅析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美术教育研究,2011. [3]徐基仁.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状况和发展趋势.中学教师培训,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