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通常而言,学前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做好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考验一个班级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是衡量和检验整个幼儿园的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文章阐述了做好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系统的对做好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引发全体学前教育从业者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推动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有效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班级管理;重要意义;方法;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前教育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考察一个班级班主任综合工作技能的关键指标,而且是保障班级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更是提升学龄前儿童综合素质、推动整个学前教育顺利前行的重要因素! 一、做好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学习和模仿外界的能力正在逐渐形成,这一阶段既是一个人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性能力的养成阶段,又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学前教育有时候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前途和方向!尽管现代学前教育发展时间短,但时至今日,理论界已经对学前教育以及相关的概念给出了准确的界定。所谓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协调组织、策划、实施等环节,充分利用班级和幼儿园内的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过程[1]。 班级,是幼儿园组织学龄前儿童教育教学工作最基础的单位,做好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考验一个班级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是衡量和检验整个幼儿园的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受师资力量、班级设施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现在的学前教育采用的仍然是最为通行的“班级”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学前教育中的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以班级为单位展开,这就对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比其他教育阶段(如初中、高中等)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为考验每一名学前教育教师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做好学前教育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初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少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都对做好学前教育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探索不仅保障了班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龄前儿童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这里,笔者从自身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出发,同时结合其他学前教育单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对如何做好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有效地方法和策略,以期引发全体学前教育从业者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推动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有效性。 首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到学龄前儿童的实际发展状况。儿童,是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要对象。受年龄、知识、经验和技巧等多方面的限制,学龄前儿童在多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受教育者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龄前儿童的发展实际,才能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学前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学龄前儿童的实际状况,将全部工作的重心放在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之上。 其次,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是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指挥者。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这样一个模仿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的群体,教师是整个班级内其他成员的一面旗帜,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班级管理活动的带头人和领路人[2],他们的行为往往直接影响到了班级内学生的行为。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必须要保障他们以身作则、模范行为,才能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要重视儿童的作用,逐渐探索建立适合本班级儿童成长发展的班级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学龄前儿童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从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很少有学前教育单位会将儿童纳入班级管理工作的范畴之内,因为在他们看来,儿童只不过是班级常规管理活动的被管理者、被执行者和强迫接受者。事实上,如果长期执行这种管理方式,那么就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处理不当更有可能引发儿童的抵触情绪。相反,如果将学生也吸收到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和制度的制定与管理活动中,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班级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 最后,要重视家长的作用,争取家长了解、理解、参与到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之中,从而实现学前教育班级管理的更加有效化。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的稳定、有序进行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对学龄前儿童而言,家长对班级管理活动的有序参与,可以直接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之中,教师一定要争取家长的参与,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进度,有条件的学前教育单位还可以通过进行家访、设置家园联系栏、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观摩活动[3]等方式引导家长真正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 三、结语 总之,做好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考验一个班级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是衡量和检验整个幼儿园的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当然,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情,这需要包括学前教育单位的管理者、教师、家长、社会等多个层次人员在内的全体学前教育活动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铺路架桥,才能保障学前教育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莉娟.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34-35. [2]尹丽珊.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J].快乐阅读,2013(3):16-17. [3]康传琼.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J].幼教研究,2012(2):4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