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用“变形比较”体味精审要妙(2)

时间:2014-06-10 14:14 点击:
2.替换比较 用某些词语替换原句中的词语,再与原文比较,揣摩不同词语的不同意味,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如替换比较《囚绿记》的句子: 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

  2.替换比较

  用某些词语替换原句中的词语,再与原文比较,揣摩不同词语的不同意味,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如替换比较《囚绿记》的句子:

  ……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所以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第一句是文章的原话。“可是”是转折,表明“我”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干脆放走它(既然它不了解我,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一是照样要囚住它。作者选择了后者。

  第二句用了“所以”,直接表明我为什么要囚住它。

  这样比较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它涉及作者连续用了两个“仍旧”的情感和态度。当“绿”还是“青苍”的时候,只是由于“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的“固执”,我不放走它,似乎尚可理解;到了“绿”“好像病了的孩子”的时候,我已渐渐开始可怜它了(注意:作者用了两个“渐渐”),可我还是不放走它。两个“仍旧”,表达了心理层递的增强,囚禁的情感成了“魔念”,而且“生长”着,一次比一次强烈。

  这样的比较让读者读出作者对自己的反省和解剖,文章也因此有了波澜。

  再如,对《祝福》中一段文字用替换比较法来揣摩。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弃在尘芥堆(“尘芥堆”换用“尘世”)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形骸”换用“形体”)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有趣”换用“幸福”)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怪讶”换用“怀疑”)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总算”换用“终于”)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换用“被阎王勾往阴间去了”)……(《<祝福>的十二处点评》)

  这段文字饱含着作者同情、愤慨、嘲讽的复杂情感,如果将括号中的词语替换原文的词语,读者又能读出什么感觉呢?我们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用词的精审要妙。

  鲁迅曾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应该这么写”与“不应该那么写”就是替换比较点。

  但是,“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人们能拥有的毕竟是少数,而这“替换”点的寻找,仰赖于教师本身的语言素养、教学智慧。

  3.改写比较

  将原句的说法做一个改变,或调整顺序,然后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如《春》的改写比较:

  “桃树、杏树、梨树,你争我抢的,都赶忙开满了花。”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成语里有“争奇斗艳”,“争”和“斗”都太抽象,“你争我抢”稍具体一些;但都不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那么形象生动。“开满了花赶趟儿”不仅是赶忙开花,而是开满了花赶上个时候,赶上什么时候?像是赶着赴春天的约会,“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各各炫耀自己的美丽。“赶趟儿”这口语也增添了新鲜的动感。(《<春>“拆卸”了还有美吗》)

  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改写比较:

  开头一句是这样写的:“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

  但通常完全可以写成:“长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后一句,只表示是“谁”“给我”“讲”;而前一句,则侧重表现是“讲给我”“听”,有听故事的情景在其中,即发现情景中有讲故事的人,也有听故事的人。小时候的“我”听美女蛇故事,既带着几分好奇,也带着几分惊恐。“当然睡不着的”,正是“我”这个“听”故事的人的惊恐心理的反应。(《课文答问十则》)

  一个教师问孙犁《芦花荡》里写“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读来感觉好像是写颠倒了。照理应该写成“天空的星星也像滴落下来,浸在水里的样子”。

  日亮老师指出:“小说一开始写景物,不是一般人见到的风景,而是敌人眼里的风景,是‘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的风景”,“地上有水,天上也有水,浩荡的水已使敌人陷入了灭顶之灾。”(《课文答问十则》)

  这个比较十分具有动感,而且是紧紧扣住文本来做比较解读的。

  日亮老师运用更多的就是这样的“变形比较”,因而更富有创新性。这些方法对日亮老师来说似乎是随手拈来的,但实则是他敏锐的语感和缜密思维的结果。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