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

时间:2014-06-09 15:11 点击:
摘 要 在钢琴演奏中,钢琴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钢琴艺术表演与技术表演两个领域。主要是通过演奏者用熟练的技法和过硬的表演技能将作曲者的意图创造性的再现于人们面前,正确的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塑造出来。因此,钢琴教学中除了教授演奏技术技法,有目的、有

  摘 要 在钢琴演奏中,钢琴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钢琴艺术表演与技术表演两个领域。主要是通过演奏者用熟练的技法和过硬的表演技能将作曲者的意图创造性的再现于人们面前,正确的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塑造出来。因此,钢琴教学中除了教授演奏技术技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乐感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钢琴教学 乐感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乐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过程,它是客观的音乐音响通过听觉感受后而产生的心理反应。通常所说的乐感不是对单一乐音要素的感知觉(音高、音长、音量、音色),也不是对某一音乐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性、调式、和声等)的听觉鉴别和判断,而是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和效果总和的概念性表述。

  1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在,音乐感觉好的人,能够准确而深刻地抓住音乐作品的深层情感意蕴,将作品淋漓尽致地用钢琴的音符表达出来。他们在学习钢琴的同时享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在和谐愉悦的演奏过程中体会到乐曲的精髓所在。而音乐感差的,即使拥有熟练的钢琴弹奏技术,在音高、节奏等方面的演奏也无可挑剔,却让听者丝毫感觉不出音乐的“味道”。久之,学生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就会慢慢缺失,最终失去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学生学习钢琴和学习语言一样,必须要有一定的感觉才能让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激发出来,才能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具备较高的音乐审美素养,才能在钢琴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进而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步入成功的坦途。由此可见,学生乐感的培养和提高是钢琴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将其贯穿到钢琴教学全过程中。学生的乐感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优质的钢琴学习也就属于水到渠成之事了。

  2基本技能训练是培养乐感的基础

  2.1正确识谱,认真读谱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中没有看得见的形象,它不用文字和概念来表达。乐谱是凝固的音乐,是记载音乐的书画符号,作曲家标明的每一个音符、休止符、时值,以及每一个音乐术语都饱含着深意,并力求准确地通过乐谱将音乐信息传达给演奏者。

  乐谱以客观物态的形式存在着,它构成了钢琴演奏的依据和前提。我们必须通过乐谱把活生生的音乐表现出来,只有正确读谱,才能将作曲家的意图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因此,在钢琴教学的开始,教师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读谱的好习惯。即使在学生已经将乐谱背得较为熟悉时,还要经常停下来去读谱。读谱,除要把音符读准确外,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指法、乐句、表情符号等等。

  2.2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把握乐曲的情感和风格

  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乐感,就应当有目的地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包括作品的曲式、和声配置、织体特点以及作品创作时代和背景等)。钢琴的教学和表演,除了基本的弹奏技术以外,更多的是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说,丰富的音乐基本理论是演奏技术运用的重要依据,是音乐内容与表现形式合理结合的纽带与高度概括的结果,一切音乐的行为都离不开音乐理论的支持。只有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而准确地、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才可能真正理解与把握作品的艺术真谛,才能演绎出高品质具有艺术表现力的音乐作品。

  2.3重视听力训练的培养

  听觉是指接受声音、辨别声音的能力。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依靠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和变化,有规律的组织起来,高低起伏,粗细有致,从而形成音乐的形象,表达喜怒哀乐形成并通过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教师应在学生初学钢琴时就正确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觉习惯。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较为细致的听觉要求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听什么和怎么听。除了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聆听名家名曲的演奏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钢琴这种“多声思维”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对弹奏声音的“倾听”能力。还可以将听与练结合起来,以练促听,以听力巩固操练。

  3乐感的培养与演奏技巧的协调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乐感差的学生,谱子能够演奏的比较熟练,但听起来却让人觉得干巴巴的。而有的学生乐感较好,但由于其演奏水平不高、技巧难以过关,作品的光彩便黯然失色。也就是说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协调统一在钢琴演奏实践中应该互为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钢琴演奏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优秀的钢琴家不仅需要长期地勤学苦练来获得完美高超的演奏技术,而且还要具有丰富的艺术视野和审美体验来提高演奏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如果说技术性是钢琴家演奏音乐作品的重要手段,那么艺术性就是钢琴家演奏音乐作品的最终目的。因此,钢琴教师不仅应启发学生的乐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提高音乐感觉,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掌握钢琴演奏技术,并将其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总之,乐感的培养对钢琴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忽视的,但是良好乐感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平日里慢慢积累的过程。钢琴教学者在论文格式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的钢琴学习中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乐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悟到钢琴演奏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 周为民.钢琴艺术的多维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 段小伟.钢琴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4] 杜也萍.谈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艺术教育,2005(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