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问题”———这个关系PBL教学核心的东西,往往是最会出现偏差的地方。为了试图通过问题集涵盖教学目标中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往往使用大量无序的真实问题,同时杜撰一定数量的“完美”问题,构成问题集。而这样,就使得整个问题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这样带来的后果就会非常危险。一方面会使学生对所学学科及课程的知识缺乏整体性的认知,不了解所学学科课程的总体特点、应用范围及应用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探索。其次,“杂乱无章”以及“完美杜撰”的问题会使得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梳理带来极大的难度,使学生变成“无头苍蝇”,导致学生会忽略分析和整合知识的过程,并影响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使讨论变成了学生提问题和教师回答问题的过程,在此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能力培养就会遭到极大破坏,学生对PBL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会随之消失。从而使得PBL教学的初衷消失殆尽。上述PBL教学本身存在的偏差,也是现阶段PBL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三PBL教学与CM教学结合的探索 经过长期研究,笔者认为,在现阶段,CM教学是PBL教学的最佳搭档,可以解决PBL教学自身的不足。 1CM教学简述 案例式教学(Case-Method Teaching,CM)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所使用的案例都来自于真实情境或事件。其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CM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决真实案例,透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CM教学是PBL教学的良好互补教学方法 CM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教学形式上,PBL是问题决定内容,核心是“先问题,后学习”,围绕问题来展开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学习。而CM教学必须在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进行,理论或概念性的资料呈现在先,学生被期望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已选定的案例。两种学习方法,在学习形式上,具有非常强烈的互补性。通过PBL进行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再通过CM加以整合、梳理和规范。通过CM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真实性,可以弥补PBL教学中对知识体系整体把握欠缺的缺陷,同时,在系统掌握知识体系后,去解决包含复杂知识的真实案例,会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使得自主讨论与学习变得真实而有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形式上,CM的加入使得教学具有更大的可控性和指导性。由于PBL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因此PBL教学中一般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课堂讨论内容,教师充当智囊的角色。所以在不同的小组中,讨论的重点和讨论质量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对学习内容的控制。而CM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的范围和程度具有更好的可控性,也更有利于知识总体的把握。从教学资源上看,CM的加入更加节约教学资源。CM耗费的教学资源比PBL少。CM教学采用的是大组讨论会的形式,因此相比PBL来说需要的教学资源减少,仅需要一个受过训练的教师来主持一个大组的讨论,能够减少课程时间的分配,有效强调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教室和辅助设备也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在PBL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不断引发争议的今天,引入CM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应用,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有益的举措,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黄斌.PBL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7-9. [2]林锐利,刘芳.教学与我国高校教学现实适用情况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98-100. [3]Colliver JA.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a:research and theory [J]. Acad Med,2000,75(3): 259- 266. [4]Hartling L,Spooner C,Tjosvold L,et 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re-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22 years of outcome research[ J]. MedTeach,2010,32(1): 28-35. [5]刘利平,方定志. 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探索[ 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 95-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