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对学生而言。 2.2.1 多接触一些音乐作品。 中专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一些新鲜事物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通常情况下,音乐课均是一周一次,很难达到学生的要求。所以,在课下的时候,学生一定要多接触一些音乐作品,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对《二泉映月》的曲目进行欣赏,在课下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欣赏一些同类作品,或者是欣赏一些此曲作者的其它作品,从中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具有针对性的选曲,可以避免学生进行盲目选择,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2.2.2 加强对生活的观察。 所有艺术均来自于生活,其是社会生活中相关事物的缩影,音乐也不例外。在很多音乐作品中,均包含了社会生活百态,此时就需要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进而从中发现与体会相关的情感。只要学生具备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是音乐,到处是美。当你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时,是否可以想起曾经听过的歌曲?当你看到花丛中飞舞的蜜蜂与蝴蝶时,是否可以想起一些描述此景的歌曲?事实上,只要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对生活进行认真的观察与思考,就可以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2.3 加深体会。 只要学生进行相关的观察与感受,就可以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美。对音乐、对美的敏锐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积累总结的。如果去听演唱会,就一定会对歌手的表情与神态进行观察;如果观看一场舞蹈,就一定会对舞者的每一个动作进行关注;如果去欣赏歌剧,就一定会对人物、歌舞含义、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的体会,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与美,进而对美进行充分、全面、综合的认识与体会,逐渐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美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专学校音乐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美育教学的渗透,明确其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并且从老师与学生的角度,阐述开展美育教学的方法,促进音乐美育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实现学生音乐美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对教材的利用,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与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外音乐欣赏,进而实现音乐美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莹.浅谈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盛发军.中专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美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1). [3] 吴琼.漫谈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1(12). [4] 魏民达.如何把审美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J].校园歌声,20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