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传统的信息服务内容亟须转变。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以信息查询、信息传递的简单服务内容正面临着以复杂数据为对象、以深度挖掘为要求高标准知识服务的挑战。原有的就数据而进行服务的方式虽然也在加入了互动技术后,推动了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但交互性程度仍不高,服务的差异化程度仍较低。但对于大数据思想下要求图书馆不仅需要通过结构化数据了解现在客户需要什么服务,也更需要利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对图书馆与用户的服务关系中去挖掘正在发生什么、预测和分析将来会发生什么,以及图书馆未来服务营销模式方面仍显滞后。 二、基于大数据思想的图书馆服务 1、建立各类知识服务及业务建设风险模型。即图书馆的各类风险评估模型,例如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信息资源采购及应用评估风险模型、图书出版的收益与风险模型、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模型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及智能辅助决策技术建立具有自身机构特色的、科学的及实用的风险模型。 2、图书馆用户价值分析。传统图书馆服务价值的质疑、图书管理新技术的突破、图书馆人员服务意思的落后都弱化了图书馆在用户中的存在价值,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数据了解用户、行为、意愿、业务需求、知识应用能力及知识服务需求等需要什么,更可以利用数据对用户的科研创新合作过程及合作交互型知识服务过程将要发生什么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应对图书馆未来所面对的生存危机。 3、建立新型知识服务引擎。技术引擎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技术核心,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图书馆的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将会是未来几年内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应该主要包括资源搜索引擎、资源推荐引擎、知识交流行为智能分析引擎、不同用户知识需求预测引擎以及多维度信息资源获取、组织、分析及决策引擎等。 4、建立辅助决策系统。充分利用传感器类的数据对图书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技术环境数据多维度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及智能辅助决策,进而实现机构管理、发展及服务的预测、优化和监管。 大数据的出现,将改变我们对于传统图书馆服务内容的认识,使图书馆不仅能够作为社会信息服务的中心,更是成为集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变、知识管理模式的突破、智能知识交互、智能知识服务为一体的知识中心,尽管大数据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争议,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围绕大数据的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新型图书馆将会出现在不远的明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兴旺,李晨晖,秦晓珠.挑战与创新:重新审视云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技术走向[J].情报资料工作,2012.4. [2]张任跃.试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引入第三方数字资源联合体的构想[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 [3]朱大丽.关联数据与未来图书馆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12.5. [4]马文峰,杜小勇.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7. [5]管进.基于关联数据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