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审美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渗透(2)

时间:2014-05-16 17:07 点击:
2.在词曲赏析中感受美 词是声乐语言作为语言文学的一种,其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美育素材。例如,我们都很熟悉的通俗歌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歌词就非常具有意象美: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轻

  2.在词曲赏析中感受美

  词是声乐语言作为语言文学的一种,其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美育素材。例如,我们都很熟悉的通俗歌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歌词就非常具有意象美:“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轻轻回来不吵醒往事/就当我从来不曾远离/如果相逢把话藏心底/没有人比我更懂你/天还是天喔雨还是雨/我的伞下不再有你/我还是我喔你还是你/只是多了一个冬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还有《在水一方》这样的歌曲,其源自我国的《诗经》,本身也具备了我国汉语言文学中的韵律美和音乐美。“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下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④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可以多找一些这样的例子,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感受,认真体会蕴含在这些优美歌词中的深意,培养学生对声乐最直接的形象美感。

  3.在声乐表演中升华审美教育

  表演是音乐的一种存在形式,通过表演能够更好地把音乐的美感带给观众。对于表演艺术来说,实践的能力和技巧的掌握过程亦是审美意识渗透的过程。在声乐表演中,声音无疑是最重要的主角,但乐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乐器伴奏表演是配合声乐艺术进行的,因此,乐器也是一种歌唱能力的显现。作为高校的声乐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具体的声乐形式开展乐器教学活动,增加声乐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高美的感受力。其次在声乐的表演中,表演者的艺术修养也是审美的一个要素。因此,我们高校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活动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从内到外都能透出艺术美感。最后是表演过程中的着装,这也是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环节。声乐表演最终都要走向舞台,接收观众的“审阅”,得体美观的着装,本身就是一种美,是对声乐表演这种艺术形式的尊重。这在声乐表演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如歌剧《秋子》,之所以成为深入人心的剧目,就是因为其表演者在舞台上融合了这些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

  结语

  现今情况下,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主题,高校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如何加强素质教育也是高校思考的问题,教育的最后阶段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情商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够增强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当然对于声乐教育来说,提高审美能力是对于学生欣赏音乐的一个最好的方式,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够准确判断声乐的内涵。⑤当然声乐教学也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将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渗透到声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努力将声乐课中的知识技巧和美育紧密结合,在学生获得声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①代道康.音乐教学应突出审美教育[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②张晓飞.长相知.共和谐——论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教学的协同作用[J].大舞台,2011(8)

  ③王丽娜,郝宝珠.高师声乐教学中关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究[J].人民音乐,2010(9).

  ④赵大海.浅谈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2(10).

  ⑤原丽红.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