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资源的结合

时间:2014-05-15 18:05 点击:
摘要:甘肃的民间艺术这一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为甘肃幼儿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越条件,那么,如何让她的艺术资源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机的结合,不让她成为幼儿艺术教育资源最大的缺失,就成为了我们目前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最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摘要:甘肃的民间艺术这一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为甘肃幼儿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越条件,那么,如何让她的艺术资源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机的结合,不让她成为幼儿艺术教育资源最大的缺失,就成为了我们目前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最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幼儿;美术教育;本土文化

  美术新课改中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可见我们的美术基本教育可以因地制宜的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从中取材,开发本土化、生活化的美术活动题材,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以提高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

  甘肃本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海洋,她蕴藏着丰富的古老文化和五彩缤纷的艺术特色。甘肃的民间艺术这一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为甘肃幼儿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越条件,那么,如何让她的艺术资源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机的结合,不让她成为幼儿艺术教育资源最大的缺失,就成为了我们目前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最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本土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1、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

  甘肃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是因为感受和创造民间艺术是幼儿认知和审美能力可及的,本土文化的生活性和价值的综合性与幼儿园课程的特性是一致的。甘肃本土艺术品种繁多、异彩纷呈,它以活生生的艺术形态展现在幼儿面前,能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感受。其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创作条件。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孩子们需要具备的是独立、自主、自信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土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鼓励幼儿运用本土文化的技巧和形式,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境中进行大胆地尝试和创作,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3、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欣赏”与“创作”互为孪生兄弟,没有欣赏,民间本土文化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同样,没有创作,也就不可能产生本土文化的欣赏。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美术教育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到释放。本土文化不仅可以完善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还能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利用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1、利用甘肃本土少数民族服装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甘肃省的白马、八楞、博峪、卓尼等藏族服饰、保安族服饰、东乡族服饰、裕固族服饰等几种少数民族的服装各不相同,别具一格。这些民族服装能给人绚烂、浓烈、厚重的视觉感受。服装上的色彩装饰有一定的规律和变化,服装饰品丰富多彩,不同的款式具有不同的欣赏价值。在教学中,教师首先从颜色入手,引导幼儿欣赏服饰的颜色和颜色的搭配,让幼儿自由交谈,说说自己的看法、见解;其次,引导幼儿欣赏服装上各种丝线镶成的精美几何图案,引导幼儿说说有什么形状、线条,看到这些图形想到什么,这些服装别具特色,美观大方,是幼儿欣赏服饰美的最佳素材。

  2、利用甘肃本土少数民族首饰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当地少数民族很重视身上佩戴的装饰品,谁身上佩戴的饰品越多,谁就最美。这些饰品样式不一、各具特色,大多是少数民族妇女自己亲手制作的。民族不同,首饰的大小、形状也不同,每件首饰都代表着各自民族的特征。除耳饰外,颈饰、手饰、脚饰也各具特色。让幼儿通过观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戴一戴,互相装饰,相互打扮,把各种饰品戴在身上,而后欣赏饰品的美,再放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载歌载舞,展示佩戴在身上的饰品,让幼儿在欣赏中感知美、表现美。

  3、利用甘肃本土少数民族建筑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我省少数民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与宁静祥和的大自然溶为一体,外型独特,别具一格。美术欣赏,不是单纯地让幼儿看看,也不能局限于在课内进行,而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幼儿获得知识,体验美感。如裕固族的用牦牛毛和山羊毛织成的毛毯覆盖,用四、六或九根木柱支撑的圆锥形或方形的帐篷,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映衬下,为大自然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感受距离变化的视觉美。

  4、利用甘肃本土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少数民族的劳动场景是一种美,男人放牧,女人耕作,有说有笑,有怒有忧,无一不是美的演绎、美的创造。这种美是一种纯真至善的美、纯朴自然的美。教师应引导幼儿去感受这样的美。教师把幼儿的视线迁移到草原中去,让幼儿自由玩耍、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劳动场景,教师进行启发:“你们看到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看到这样的劳动场景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少数民族劳动的造型、动态、表情,使幼儿进一步地感受美、理解美。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幼儿多渠道感受本土文化,在体验中创作

  本土文化,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保证,也是我们弘扬本土文化应尽的一份责任。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挖掘本土文化的精华,用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本土文化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使幼小的心灵受到精神文明的滋养和净化,培养幼儿成为爱祖国、爱民族的一代新人。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美术素材,结合有效的方法,开拓幼儿美感教育的新路,把本土文化发扬光大。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