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中西方的校园文化差异分析

时间:2014-05-14 16:15 点击:
【摘要】由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文化属于一元文化,主要体现为儒、释、道文化;而西方文化则属于多元文化、两希文化,重科学、理性以及个人主义。学校是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

  【摘要】由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文化属于一元文化,主要体现为“儒、释、道”文化;而西方文化则属于多元文化、两希文化,重科学、理性以及个人主义。学校是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文化对每个学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两种文化以及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比较,简单讨论中西方校园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教育以及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校园文化教育理念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18-02

  一引言

  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校园文化的差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文化以社会伦理为核心,几千年来形成了恪守本分,求稳不变,以和为贵,居安思危,稳重,谦和的中庸文化;而西方文明则属于畜牧业文明、海洋文明,形成了以冒险、开拓创新精神为核心,注重科学理性,个人价值;崇尚民主、平等、自由,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化。

  然而,中西方校园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校园文化因所处地域不同、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当然,校园文化的差异,不仅基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我国在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差异对比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对待中西方校园文化的差异,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比

  中西方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甚至叫做生产式教育。中国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通常采用先给学生灌输一定的相关知识,讲授前人的经验;然后使学生按部就班,以前人的经验指导新知识的学习,得出观点看法。显然,这种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掌握新知,但却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思维定势,无形中驱使学生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思考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上会得出千篇一律的答案,毫无创新。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对新知的探索精神。而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么那就是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西方教育,从小开始培养人的时间分配和分析问题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中西方教育理念中一个极大的不同就表现在教师角色方面。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大部分课堂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认真地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密切沟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牢而不固。相反,在西方的课堂中,教师主要是指引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往往像朋友一样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做出判断,尽可能地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最大可能地保护了学生思想的自由和自主。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允许学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