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3.2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和是非观塑形的关键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教育在新世纪的必然选择。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热情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单调、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善于接受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开放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具体教学中,思品教师要在科学全面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对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教师要遵循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多举一些生活中鲜活具体的事例,做到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同时还要注意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视频、幻灯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有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通过美妙的音乐、幽默的漫画、引人入胜的故事、充满激情的表演等,令学生上每节课都有新感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二、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充分准备。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灌输”特点,实现“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智的拓展,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被普遍接纳,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理念。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探究性学习不以掌握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多向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更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新情况作出价值判断,其结果不是现有知识的积累,而是在深刻的求知体验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启发学生质疑,鼓励标新立异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创新和质疑紧密联系,质疑是创新的新点和动力。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兴奋环境,创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问,使学生养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时时处处质疑问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品质,即鼓励学生在思路的选择上,思考问题的技巧上,思维结论上有独到之处,有创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以致用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而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政治教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量采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等来阐述理论观点,或举出一些生活的实例用政治的观点来分析,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学有所用,又学有兴趣。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邪教的危害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台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拿出人民币等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在法律常识教学中,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目,有时通过网络把“今日说法”节目下载下来,拿到课堂上作为案例与学生一同分析、探讨,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进而实现理论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