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探究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

时间:2014-05-06 06:24 点击: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意遵循学生的学习和认识规律,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和教学进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并深入培养其对于信息技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意遵循学生的学习和认识规律,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和教学进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并深入培养其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灵活运用和创新的目的。

  一般来说,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阶段逐步进行深入化的教学,以逐步的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知识要点的学习认识和创新能力。

  1、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从注重从学生的个人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保证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针对这一点,必须清楚学生的兴趣点,一般来说,青少年正处于乐于探索和创新的阶段,可以在传授基本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注重发掘趣味点,以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简单的凭借教学工作者自身的意愿和看法所决定的,必须以因材施教作为基本前提;也不可以搞标准化要求,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应该深入建立在学生自身的喜好方向,以及当前青少年所喜爱的,富有积极向上的因素的主流事物上。

  例如,在Flash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个人小动画,介绍自己的喜好,或者自己的家庭;在PowerPoint教学中组织一场使用PowerPoint作为展示手段的演讲竞赛等,针对于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设定不同的情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通常注重于知识点的了解和学习,但是针对于信息技术则更应该注重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在不断的实际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学生培养出一定的兴趣喜好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的将教学手段向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向进行转变,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的应该是从一个不断的强迫式灌输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引导式的角色,在完成基本的知识点传授之后,结合相关知识点应用,为学生设立多个不同难易层次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完成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于知识点和应用方法的理解。同时,通过采用难度层次逐步深入的应用实例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的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尝试不同的应用手段,从而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的。

  3、创造独立应用条件,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应该更进一步加深对于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之前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实际案例应用的教学阶段的基础之上,学生已经对于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要点和应用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课堂上,尽量创造让学生独立操作的环境,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下一个阶段应该主要着重于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