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三课”活动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

时间:2014-05-06 06:20 点击:
所谓的三课活动是指:说课、上课、评课活动。我校把三课活动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坚持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初,学校教研室对三课活动的说课、上课、评课时间、年级、科目进行安排,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参与2节课的三课活动。每节课都

  所谓的“三课”活动是指:说课、上课、评课活动。我校把“三课”活动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坚持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初,学校教研室对“三课”活动的说课、上课、评课时间、年级、科目进行安排,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参与2节课的“三课”活动。每节课都有说课、听课、课堂实录、反思自评、教研组评课的过程。通过这种形式的“三课”校本教研活动,对全体教师的基本功底、心理素质、教学技巧、授课艺术的提高、改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1.“三课”活动能促进授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即备课,一节准备不充分的课,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因此,授课人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深钻教材,弄清所授课知识纵横联系,明确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来实现教学目标。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的设计,还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课前准备,是授课人重要学习的过程。

  2.“三课”活动前说课,可以使听课者有准备地听课

  说课是授课人对备课的重温和预设,通过授课人对所授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说出后,使听课者对该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便有准备地听课。

  3.“三课”活动能给每个教师提供展示教学水平的机会

  授课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果。有的教师虽课前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制作课件等,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好,特别是有人听课,上课时就紧张起来,走上讲台,就不知所措。下课了,还不知道是怎么上的,导致效果不好。因此,定期开展“三课”活动教学活动,不仅给老师们提供了锻炼和展示教学水平的机会,还可以培养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4.“三课”活动对听课教师也是一次促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听课是一种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评课过程中,能从正反两方面对一节课给予评价。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必须边听、边记、边思考,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

  5.“三课”活动后,授课人反思自评,能促使授课教师总结教学中的得失

  反思,既可总结成功的经验,也可找出自己的不足。教学中,无论课堂设计多么完善,也会出现疏漏之处,无论教学过程多么成功,也会有失误之处。如语言表达的失误、内容处理的欠佳、演示操作的不当、教法运用的不妥、学法指导的欠缺等。如果每堂课后,都认真分析,仔细查找不足和失误,及时找出原因,并寻求得到解决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6.“三课”活动中的评课,能展示评课教师的水平

  授课难,评课也难。评课是学科组或多学科组教师聚会的地点,也是展示自我水平的平台。评课时对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会各抒己见,直言不讳,每一个评课人员都有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机会。经过反思、整理,就可得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并反馈于教学实践。每个人的发言都展示了自己的水平。

  7.“三课”活动中的课堂实录能为校本教研积累素材

  近几年来,我校所开展的“三课”活动,均有课堂实录,并全部刻制成光碟。课堂实录具有三大实用性。第一,有利授课人通过看光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评课的基础上总结得失,改进教学方法。第二,在班级播放光碟,可使学生看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表现自己。有利他人学习、借鉴和平行班级进行光盘教学使用。通过本校的光盘教学,也可激发平行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使本班的课堂实录,用于其他班级的光盘教学,以展示班级师生课堂教学风貌。第三,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校本教研积累资料。近几年来,我校推荐上报的课堂实录,有18节在省市县获奖,有6节在市、县教研室组织的学科研讨会上交流。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